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王冢

三王冢

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士传》:“千将、莫邪为晋君作剑(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作“为楚王作剑”,《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孝子传》作“为晋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发觉献雌而留雄),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搜神记》作赤比),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指晋君欲出重金求捕梦中所见的报仇人)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报,乃刎首,(客)将以奉晋君。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日跳不烂。君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君,君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塚’(《搜神记》作“三王墓”)。”

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吴越春秋》、《列异传》亦载其事。

古代有一位铸造家干将,为晋君造成雌雄二剑,把雄剑留藏在家中,只将雌剑献给了晋君。晋君知道后杀死干将。干将之子在朱兴山中遇到一客要替他报仇,便自刎而死。晋君下令搜捕梦中的报仇人,山中客便将人头献上,并请晋君列鼎镬煮头,三日不烂。晋君到镬前观看,客挥雄剑斩晋君头落镬中,然后自刎,三头入镬,一时悉烂,不能辨认。后分葬三处,名为“三王冢”。

后以“三王塚”用为为父复仇的典故。其中包含着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直到第二次鸡鸣,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是:只能将三个头骨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猜你喜欢

  • 存楚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此事又见《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楚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在逃亡

  • 浚恒

    《易.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孔颖达疏:“浚,深也。最处卦底,故曰深。深恒者,以深为恒是也。”后以“浚恒”谓超出通常的要求。明唐顺之《与杨蕉山书》:“且夫直前太锐,近于用壮;取必太过,近于浚

  • 苧罗人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缅,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

  • 桓表

    即华表,古代亭传旁作为表识的高柱子。《汉书.酷吏传》唐代颜师古注:“如淳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

  • 荀陈德星

    后汉荀淑父子与陈寔诸子侄相会,上合星象的故事。晋代李翰《蒙求.苟陈德星》引《异苑》:“陈寔字仲弓,荀淑字季和。仲弓与诸子侄造季和父子讨论,于是德星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 鼓盆悲

    同“鼓盆之戚”。清赵翼《悼亡》诗:“已分今生不服缞,谁知暮景鼓盆悲。”

  • 白衣送酒

    南朝 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弘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

  • 刘郎玉斗

    《史记.高祖本纪》载:鸿门宴刘邦命张良以玉斗一双献范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项伯拔剑对舞,使项庄未能得逞。刘邦走后,范增拔剑斩碎玉斗。后以“刘郎玉斗”指贿赂之物。宋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

  • 池塘丽句

    源见“梦惠连”。指神来之笔的华章佳句。唐武元衡《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城郭悲歌日,池塘丽句新。”

  • 打抽丰

    同“打秋风”。《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恰好有一绍兴人……因武昌太守是他亲戚,特来打抽丰的,倒也作成寻觅了一大注钱财。”《红楼梦》三九回:“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刘姥姥和板儿来了。”【词语打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