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伍胥抉目

伍胥抉目

抉(jué绝):挖出。此典指伍子胥被谗害自杀,死前告诉人将自己眼睛挖出,放在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城楼上,看着越人攻入吴都,灭亡吴国。后以此典比喻忠臣贤人被谄害;或比喻忠良赤诚报国,至死不移。伍子胥(?——前484年),姓伍名员,字子胥,后因功封于申,又称申胥。春秋末吴国贤臣,曾劝说吴王夫差乘胜灭越,不许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不听。后吴王夫差出兵中原与齐国争霸,伍子胥又劝阻,认为放弃心腹之患的越国,去远攻齐国,将要后悔莫及。吴王夫差听信宠臣伯嚭(pǐ痞)谗言,赐剑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仰天叹息说:“唉!说人坏话之小人伯嚭作乱,吴王却反要诛杀我!我辅你父亲称霸。自你还没有确定为王位继承人时,各位公子们争夺太子之位置,我拚死命在先王面前力争,几乎不得立为太子。你被立为太子后,想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却不敢奢望。然而,现在你却听信谄媚小臣之坏话来杀害长辈。”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一定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zǐ子)树,使它能够制作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东门城楼上,看着越人攻入都城灭亡吴国。”于是伍子胥用剑自杀而死。此典又作“伍员头”、“抉眼”、“忠臣抉目”、“抉眼胥门”。

【出典】:

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2180页:“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chán缠,说坏话)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yú鱼,谄媚)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门客)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梓器,棺材。伍子胥预测吴国必亡);而抉吾眼县(通“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刭(jǐǐng井,用剑割脖子)死。”

【例句】:

唐·李绅《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 宋·陆游《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元·萨都拉《姑苏台怀古》:“忠臣抉目挂东门,可退越家兵伍。” 清·吴伟业《观棋》之三:“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典源】《国语·吴语》:“申胥释剑而对曰:‘……员 (yun)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而抉吾眼县 (悬) 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人灭吴也。’乃自刭死。”

【今译】 伍子胥,名员 (yun),他忧虑越国入侵,屡次进谏吴王,吴王不予采纳,反而听信伯嚭等人的谗毁,派使者赐子胥属镂剑,令其自刎。临终前,子胥对他的门客说:“我死后,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以便将来可以做棺材,还要把我的眼睛挖下挂在吴都东门上,让我亲眼看着越兵攻入,吴国灭亡。”说完便伏剑自杀了。申胥,即伍子胥。

【释义】 后以此典指忠臣含冤被害:或形容臣子忠心为国。

【典形】 抉眼、抉眼胥门、伍胥抉目、伍员头、忠臣抉目、蒿目、抉目伍员。

【示例】

〔抉眼〕 宋·陆游《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抉眼胥门〕 清·吴伟业《观棋》之三:“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伍胥抉目〕 唐·李绅 《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

越。”

〔伍员头〕 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

〔忠臣抉目〕 元·萨都拉《姑苏台怀古》:“忠臣抉目挂东门,可退越家兵伍。”


猜你喜欢

  • 觜距

    《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薛综注:“言秦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觜距,本指禽鸟的嘴和爪甲,后以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 迟行笑褚渊

    《南齐书.褚渊传》:“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南史.褚裕之传》附《褚彦回传》:“彦回美仪貌,善容上,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延回能迟行缓步,

  • 掌上温柔

    源见“掌上舞”。指舞姿轻柔可爱。明杨慎《折桂令.寄简绍芳》曲:“掌上温柔,怀里风流。笑吟罢韩偓香奁,醉题在杜牧青楼。”

  • 飞蛾投烛

    见“飞蛾赴火”。南唐·谭峭《化书·三·飞蛾》:“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

  • 衡纩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骛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张铣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绵量气之粗细。”后因以“衡纩”喻势利的眼光

  • 何许子之不惮烦

    许子:许行,战国时一位研究农家学说的人。惮:怕。 为什么许行君这样不怕麻烦。 后用作一般询问语,询问对方为什么不怕麻烦。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清.李渔《

  • 贤关

    《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后因以“贤关”指进入仕途的门径。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词语贤关】   

  • 渭水渔翁

    同“渭滨叟”。宋吕胜己《满江红》词:“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 累安邑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烦扰地方官。唐王维《赠房卢氏琯》诗:“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 鵷动鹭飞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朝官上朝。唐李庾《两都赋.西都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载言载笔,出纳谟诰;鵷动鹭飞,振玉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