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吹箫声断

吹箫声断

源见“乘鸾”。喻指意中人离去。宋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猜你喜欢

  • 汉鸡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指得道成仙者。唐吴融《岐下闻杜鹃》诗:“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词语汉鸡】   汉语大词典:汉鸡

  • 鸣鼓而攻之

    鸣鼓:击鼓。 指大张旗鼓地进行谴责或声讨。语出《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

  • 赠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不为彼货利。”缟,白色生绢,是吴国的贵重物品。春秋时,吴公子季扎出使

  • 无长物

    源见“平生无长物”。谓没有多余的东西。多形容生活贫苦。唐白居易《销夏》诗:“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述宾 没有多余的东西。唐·白居易《销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宋·陆游《岁事有望》:“已弃

  • 肘后方

    《晋书.葛洪传》:“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兀然若睡而卒……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晋人葛洪有仙术,著有《肘后急要方》,世传他死后尸解成仙而

  • 解绨

    源见“绨袍惠”。借指济困。清李邺《万考叔客寓明州有赠》诗:“座上解绨徒有意,市中击筑竟谁逢?”

  • 打秋风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懛子秋风》:“俗以干人云打秋风,予累思不得其义,偶于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风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后因以“打秋风”谓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

  • 茹毛饮血

    上古之人不知烹调,连毛带血生食鸟兽。茹:吃。《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并列 茹,吃。连毛带血生吃。比喻生

  • 疏受意

    源见“二疏还乡”。指功遂身退之意。宋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 然明夜读

    连动 然,通“燃”。形容生活贫穷仍坚持学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褒义。多用于描写勤奋好学。→然糠自照 燃松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