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富贵如浮云

富贵如浮云

同“富贵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典源】《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今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枕着胳膊睡觉,乐趣也就在其中了。做不合道义的事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浮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将功名富贵看得很轻,不予动心。

【典形】 等浮云、浮云富贵、浮云轻、富贵等浮云、富贵浮云、富贵如浮云、身外浮云、轩冕若浮云、于我如浮云、属浮云、视财若浮云。

【示例】

〔等浮云〕 宋·苏轼《别东武流杯》:“莫笑官舍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

〔浮云富贵〕 宋·张孝祥《醉蓬莱·为老人寿》:“问人间荣事,海内高名,似今难比?脱屣归来,眇浮云富贵。”

〔浮云轻〕 宋·范成大《镇东行送汤丞相》:“十年勋业泰山重,五鼎富贵浮云轻。”

〔富贵浮云〕 宋·张元干《沁园春·漫兴》:“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

〔富贵如浮云〕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二:“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身外浮云〕 清·程先贞 《丁未元日》:“眼前旭日摊书卷,身外浮云付酒杯。”

〔轩冕若浮云〕 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视轩冕若浮云,弃妻孥犹脱屣。”

〔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猜你喜欢

  • 借秦

    《汉书.贾山传》:“贾山,颍川人也……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谓借秦朝乱亡为喻,以论治政之道。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泽见寄》之一:“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词语借秦】

  • 三折肱而成良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明·方孝孺《指喻》:“传不云乎? ‘~’,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 豹隐南山雾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隐居远害,洁身自好,潜心进德修业。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之一:“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

  • 蓝田种子

    源见“蓝田生玉”。比喻名门贤子弟。宋魏了翁《水调歌头.杨崇庆生日》词:“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

  • 巩存周

    《史记.周本纪》:“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唐.司马贞《索隐》注:“西周,河南也。东周,巩也。”周自后稷始,武王伐商后即帝位,经西周、东周亡于秦。因末代君王赧王死后,有两个宗

  • 吹藜杖

    源见“青藜照阁”。形容勤学夜读。元傅若金《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诗:“夜烛吹藜杖,歌饔吹土铏。”

  • 正心

    源见“正心诚意”。谓使人心归向于正。汉董仲舒《士不遇赋》:“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词语正心】   汉语大词典:正心

  • 煮豆燃萁

    《世说新语.文学》:“(魏)文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魏文帝曹丕命弟曹植于

  • 陶令株

    同“陶潜柳”。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词语陶令株】   汉语大词典:陶令株

  • 绕鹊

    同“绕惊乌”。明汤显祖《紫钗记.吹台避暑》:“似诉年光流欲去,正绕鹊休枝,惊蝉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