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涛识量

山涛识量

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涛所奏甄拔人物,各有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文选》卷三十八南朝梁.任彦升(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在魏则毛玠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

晋.山涛主持选拔官吏的工作十余年,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后因用为能识别荐贤之典。

唐.李瀚《蒙求》:“山涛识量,毛玠公方。”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猜你喜欢

  • 父国

    同“父母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上所言报复之事,盖皆隐藏,出于不意,其旨在凡窘于天人之民,得用诸术,拯其父国,为圣法也。”【词语父国】   汉语大词典:父国

  • 脍鲤

    《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包鳖脍鲤。”《诗经.小雅.六月》中有“包鳖脍鲤”句,为宴请友朋的佳肴。后遂用为待客热情之典。唐.钱起《送丁著作佐台郡》诗:“带经怡府吏,脍鲤待乡人。”

  • 三十而立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

  • 济南剑

    源见“题剑”。赞美敦厚质朴、善不外露之尚书。唐崔融《户部尚书崔公挽歌》:“空馀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 思若涌泉

    才思犹如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丰富敏捷。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宋.庄绰《鸡肋编》卷上:“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亦作“思如涌泉”。《旧唐书.苏颋

  • 柴桑令

    参见:遗民【词语柴桑令】   汉语大词典:柴桑令

  • 大煞风趣

    同“大杀风景”。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且觉大煞风趣,因此我仍照原拟未改。”见“大杀风景”。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2:“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

  • 是贫非病

    源见“原宪贫”。谓安贫乐道。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忠,是贫非病。”

  • 抵掌而谈

    喻谈话时极为欢洽。《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抵:侧击。抵掌:侧手击掌,或说抵掌犹据掌,即以一手覆按另一手的手掌。偏正 形容毫无拘束地畅谈。柳亚子《〈燕子龛

  • 献凤楚门

    源见“楚凤”。谓取悦君王。南朝 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岂宜炫璞郑氏、献凤楚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