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惩一儆百

惩一儆百

又作“杀一警百”、“以一儆百”。惩:惩罚;惩处。儆(jǐng景):通“警”,警告;告戒。用惩处一个人来警戒多数人。乾隆九年(1744年)三月,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军机处长官,权在大学士、各部尚书之上。时人视为宰相)讷亲上奏:调查并看过河南、江南等地军营队伍的政令、风纪废散松懈,清高宗说:由此可以见到中央朝廷以外的各省大官员没有不是欺骗我的,这不可不惩办一个来警戒众人。

【出典】:

清史稿》卷10《高宗本纪一》380页:“讷亲奏查阅河南、江南营伍废弛,上曰:‘可见外省大吏无一不欺朕者,不可不惩一儆百。’”

【例句】:

林则徐《会奏九龙洋面轰击夷船情况折》:“即空趸屡驱不去,故智复萌,一炬成灰,亦可以惩一儆百。” 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许彭寿纠劾各节,朕早有所闻,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


连动 惩,惩罚。儆,同“警”,警戒。惩罚一个人来警戒众多的人。语本《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官场现形记》13回:“既然拿到了枪手,兄弟今天定要~,让众人当面看看。”※儆,不读作jìng。△描写治人方法。→罚一劝百 ↔赏罚不明。也作“惩一戒百”、“惩一警百”、“惩一儆众”。


【词语惩一儆百】  成语:惩一儆百汉语词典:惩一儆百

猜你喜欢

  • 桑间三宿

    源见“三宿恋”。喻指短暂的居留。宋范成大《入崇宁界》诗:“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 有马如羊,不以入厩

    源见“马愿如羊”。形容官吏从政清廉。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有马如羊,不以入厩;有金如粟,不以入怀。”

  • 金环探树

    源见“羊祜识金环”。迷信谓记得前世遗物。元柳贯《过铁峰书台》诗:“宝玦悬腰非少日,金环探树是前生。”

  • 黄石老

    同“黄石公”。唐李白《赠饶阳张司户燧》诗:“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唐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词语黄石老】   汉语大词典:黄石老

  • 钧乐

    同“钧天广乐”。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调出广寒,声同钧乐。”【词语钧乐】   汉语大词典:钧乐

  • 挥金陌上郎

    源见“秋胡戏妻”。指负心淫佚的男子。宋贺铸《生查子》词:“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 民恶其上

    见〔盗憎主人,民恶其上〕。

  • 认奴作郎

    将奴仆误认作主人。明代矍汝稷《指月录》:“香严义端禅师,僧问:‘某今辞和尚,未审有何指示?,师曰:‘礼拜著。’僧礼拜,师曰:‘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为郎。’”兼语 把奴仆当作郎君。比喻是非混淆,昏愦糊

  • 桑弧蓬矢

    源见“悬弧射矢”。象征男儿应有大志。唐李白《上安州裴刺史书》:“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先生差矣!岂不知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并列

  • 小儿学士

    称北周宗懔。《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辄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