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坐拥百城”。称藏书极丰富。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偏正 藏书多得像拥有一百座城市那样富有。语出《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百卷,何假南面百城。”清
同“昆明灰”。元王士熙《骊山宫图》诗:“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典源】 《三辅黄图·池沼》: 《关辅古语》曰:“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
源见“贯鱼之次”。借指妃嫔妾媵之属。宋吴淑《江淮异人录.耿先生》:“上好文雅,悦奇异之事,召之入宫,盖观其术,不以贯鱼之列待,特处之别院。”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苏味道才学识度,物望攸归;王方庆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为凤阁侍郎。或问张元一曰:‘苏 王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或问其故,答曰:‘得
源见“阿香推雷车”。指打雷。明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香车声破江门晓,云端一泻天瓢,沛人间盆倾下洨,八荒洗尽焰敲。”【词语香车】 汉语大词典:香车
同“飞凫舄”。宋苏轼《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诗:“苇间闻拏音,云表亦飞屐。”【词语飞屐】 汉语大词典:飞屐
同“一榻高悬”。宋苏辙《徐孺亭》诗:“朝为宾主两相好,一榻挂壁吹清风。”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后以“雨旸时若”谓气候调和,晴雨适时。元马致远《荐福碑》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主谓 旸,出太阳;时,及时、适时;若,句末助词,无义。下
源见“张仪舌”。借指仕途受挫才干尚存,不气馁。唐李白《赠范金卿》诗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同“金城汤池”。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