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破镜

破镜

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神异经》:“昔有夫妻将别,破镜,各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

破镜,原指将镜打破为两半,各执其一半,以为重逢时的凭证。后以“破镜”为比喻夫妇分离的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此用“破镜重归”,又涉“破镜重圆”之义,详见该条。


夫妻失散、分离称为 “破镜”。如果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又团聚,便以 “破镜重圆”来比喻其事。

破镜”一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

南朝·陈将要灭亡的时候,驸马徐德言预感到自己的妻子乐昌公主将被别人抢去。伤心之际,他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夫妻二人各执一半,并约定正月十五日那天卖镜于市,以相互打探音讯。陈亡以后,乐昌公主被杨素占有。徐德言终日思妻,正月十五那天果然在京城街市上看到有人叫卖破镜,他拿过破镜与自己所持的那半破镜一拼,二者正好相合,知道是妻子派人来找自己的,心中感慨不已,遂题诗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夫君的诗,终日泪流满面,茶饭不思。杨素得知实情后,便让乐昌公主回去与徐德言团聚了,夫妻二人再也没有分离过,直至终老江南。

故事载于唐·孟棨 《本事诗·情感》。


【词语破镜】   汉语词典:破镜

猜你喜欢

  • 弹冠振衿

    同“弹冠振衣”。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辐辏而出。”见“弹冠振衣”。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

  • 佥谐

    《书.舜典》载:帝舜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佥曰”、“汝谐”之语。后遂以“佥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梁书.江革传》:“广陵太守江革,才思通赡,出内有闻,在朝正色,临危不挠,首佐台铉,实允佥谐

  • 梁木坏

    同“梁崩哲萎”。唐刘禹锡《慰王太尉薨表》:“鼎臣云亡,梁木斯坏。”

  • 呕心囊句

    源见“锦囊佳句”。指精心写出的佳作。宋刘辰翁《瑞龙吟.和王圣与寿韵》词:“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

  • 梅尉

    源见“吴市隐”。用作县尉的美称。唐李端《送赵给事侄尉丹阳》诗:“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亦泛称地方官。唐孟郊《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词语梅尉】

  • 过立

    源见“而立岁”。谓超过三十岁。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年甫过立,奄与世辞。”唐刘知幾《史通.自叙》:“及年以过立,言悟日多。”【词语过立】   汉语大词典:过立

  • 吹箫鸾背

    源见“乘鸾”。喻成仙。清顾翰《金缕曲.题杨孝女遗照》词:“为有乌私在,肯教随、秦台伴侣,吹箫鸾背。”

  • 泣途穷

    同“哭穷途”。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诗:“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词语泣途穷】   汉语大词典:泣途穷

  • 华而不实

    又作“秀而不实”。华:花;开花。 实:果实;结果实。 指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只是外表好看,而无实际效果。 汪廷珍(?-1827年),字瑟庵,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授编

  • 学颦

    同“学捧心”。清 周士琦《思佳客》词之一:“从来怕见初弦月,才学蛾眉便学颦。”【词语学颦】   汉语大词典:学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