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蟹匡蝉緌

蟹匡蝉緌

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通缞,音cuī,古代的丧服)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吐丝)而蟹有匡(背壳),范(蜂)则冠而蝉有緌(rúi,蝉的针吻);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陈澔集说引朱氏曰:“丝之绩者,必由乎匡之所盛,然蟹之有匡,非为蚕之绩也,为背而已。首之冠者,必资乎緌之所饰,然蝉之有緌,非为范之冠也,为喙而已。兄死者必为之服衰,然成人之服衰,非为兄之死也,为子皋而已。”

这是用昆虫的构造为比喻,说明“名是而实非”的道理。蟹生背壳并非为了盛蚕吐的丝,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背;蝉生针吻并非为了点缀蜂冠,而是为了自己的嘴巴便于吸食;同样的道理,成地方那个死了兄长不制丧服的人,他穿丧服并非愿为兄长服丧,而是害怕子皋处罚不按丧礼办事的人。

后因以“蟹匡蝉绥”比喻名是而实非。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蔡延庆所生母亡,不为服久矣。闻李定不服所生母,为台所弹,乃乞追服,乃知蟹匡蝉緌,不独成人之弟也。”


并列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义上是这样,实质上并不是这样,事情两不相关。语本《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东坡志林》卷2:“蔡延庆所生母亡,不为服久矣,闻李定不服所生母,为台所弹,乃乞追服。乃知~,不独成人之弟也。”△多用于描写名是实非。也作“蝉緌蟹匡”。


【词语蟹匡蝉緌】  成语:蟹匡蝉緌汉语词典:蟹匡蝉緌

猜你喜欢

  • 一秋悲

    源见“宋玉悲秋”。谓对萧瑟秋景而伤感,慨叹人生年华易逝。宋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 捋须

    同“捋虎须”。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犯鳞捋须,考槃独寐。”【词语捋须】   汉语大词典:捋须

  • 黄鹄悲

    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江都公主,嫁给西域乌孙王昆莫为妻。公主远在异国,因昆莫王年老,而且语言不通,倍感悲愁,曾作歌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其歌唱道:“我家把我嫁远方,委身异域乌孙王。思念故土心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儿滴进禾下的泥土。谁知道盘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千辛万苦。 形容农民耕作辛劳,劝人爱惜劳动成果。语出唐.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西游

  • 羊车

    源见“羊车到”。犹言御驾,代指皇帝。宋王琪《望江南》词:“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元曾瑞《集贤宾.宫词》套曲:“对景如青鸾舞镜,天隔羊车,人囚凤城。”【词语羊车】   汉语大词典:羊车

  • 赤頿

    同“赤髭”。清戴璐《藤阴杂记》八:“赤頿皆赴集,白足竞骈阗。”【词语赤頿】   汉语大词典:赤頿

  • 力饮勿谏

    《南史.谢弘微传》附《谢朏传》:“弟谢?时为吏部尚书,朏至郡,致?数斛酒,遗书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又附“谢?传”:初,朏为吴兴,?於征虏渚送别,朏指?口曰:‘此中惟宜饮酒。’……”谢朏处于南朝

  • 鲛人珠

    同“鲛珠”。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四:“祆庙火焚氛更恶,鲛人珠尽泪犹多。”

  • 工度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周时谚语称:“山有木,工

  • 聊城一封书

    同“鲁连书”。宋陈师道《送陈侍御陕西转运》诗:“汉虏相当庸可尽,聊城正用一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