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沧海桑田”。喻世事巨变。清 丘逢甲《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诗之二:“多恐麻姑鬓亦霜,蓬莱清浅海栽桑。”
借指卧病在床。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诗: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参见:○刘桢病
同“价值连城”。《北史.彭城王勰传》:“《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见“价值连城”。《北史·彭城王勰传》:“《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词语价等连城】
参见:碎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怀远大志向,后为大将军桓温召为司马。有送草药于桓温者,中有远志。桓温问谢安:远志又名小草,何一物二名?在座的郝隆应声答道:这容易理解,隐山中称远志
见“文房四宝”。【词语文房四物】 成语:文房四物汉语大词典:文房四物
《史记.蒙恬列传》:“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於诸侯。”唐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籍,布於诸国。”后因以“声名狼籍”形容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差。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陆游以梅花自比,
亦作“乌衣子弟”。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皆居此,故其子弟世称“乌衣郎”。《南齐书.王僧虔传》:“迁御史中丞,此是乌衣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同“一指马”。晋潘岳《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于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系,穷通不足以滑和。”【词语一指】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