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辩口谈天

辩口谈天

源见“邹衍谈天”。谓议论宏大,十分雄辩。唐罗隐《酬黄从事怀旧见寄》诗:“长绳系日虽难绊,辩口谈天不易穷。”


【典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驺衍)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 大并世盛衰, 因载其��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集解引汉·刘向《别录》曰:“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

【今译】 邹衍 (一作“驺衍”) 是战国时齐国人,为当时有名的学者辩士。他著书十余万言,议论闳大不经,都是从小的事物开始,逐渐推衍扩大,一直到无限。从当代上溯至黄帝,辨析历代盛衰,一直到天地未生的浑沌状态。或者先讲中国的山川乌兽出产,推广到海外人所未见之地。王公大臣听了他的议论,都惊叹不已,为之倾倒,但无法实行。当时人称他为“谈天衍”,因为他一开口就是天地万物,尽说的天地宇宙,所以说是“谈天”。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议论宏大,善于雄辩; 或谈吐漫无际涯,怪异难信。

【典形】 辩口谈天、辨析天口、口道邹衍、谈天、谈天口、谈天衍、谈天邹、谈天邹了、谈天容、谈天舌本。

【示例】

〔辩口谈天〕 唐·罗隐《酬黄从事怀旧见寄》:“长绳系日虽难绊,辩口谈天不易穷。”

〔辨析天口〕 唐·李白《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亦有抗节玉立,光辉炯然,气高时英,辨析天口。”

〔口道邹衍〕 明·陈子龙《行路难》之十七:“玄驹绕绕枯桑下,口道邹衍大九州。”

〔谈天〕 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谈天口〕 元·白朴《墙头马上》:“他那里谈天口喷珠玉,一划的者也之乎。”

〔谈天衍〕 宋·苏轼《南禅长老和诗不已》:“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谈天邹〕 清·赵执信《上元日微阴夕泊惠州》:“连浮大白纵鲸吸,怪语顿发谈天邹。”


猜你喜欢

  • 乃眷

    《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郑玄笺:“乃眷然运视西顾。”后以“乃眷”谓关怀。《宋书.武帝纪》:“畅朝庭乃眷之旨,宣下民壅隔之情。”【词语乃眷】   汉语大词典:乃眷

  • 舐痔求

    源见“吮痈舐痔”。讽刺人寡廉鲜耻,谄媚以求取功名利禄。宋刘筠《偶怀》诗:“可待乘轩宠,终惭舐痔求。”

  • 日高花影重

    太阳高照,映出重重花影。 形容春日景象。语出唐.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元.贾仲名《金安寿》一折:“日高也花影重,风香也酒力涌。”

  • 鸡林贾

    源见“诗入鸡林”。指境外经营国内诗文的人。元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诗:“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词语鸡林贾】   汉语大词典:鸡林贾

  • 勇退

    同“勇退急流”。宋陆游《七月十一日见落叶》诗:“物理贵见微,勇退差为贤。”【词语勇退】   汉语大词典:勇退

  • 苛政猛于虎

    意谓烦苛的政令或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孔子路过泰山之旁,听到一个老妇哭声很悲切,就使子路前去询问原因说,听您哭声这样伤心,一定有十分悲惨的遭遇吧!那个老妇答道,是啊!过去我的公公和丈夫都先后死

  • 宋东邻

    同“宋家东”。元邵亨贞《风入松》词:“当年曾过宋东邻,汗漫踏芳尘。”

  • 拂衣归去

    同“拂衣”。元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

  • 漏网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汉兴时,鉴于秦之苛刑繁律,定刑法以宽疏为本。有“网漏于吞舟之鱼”的说法。后遂用为刑法宽大之典。唐

  • 种瑶草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夫司命所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篆,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