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都

东都

①西周武王都镐,成王时周公营建洛邑,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因而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

②新莽以长安为西都,以洛阳为东都。

③东汉建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

④隋大业初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称东京。大业五年(609)改为东都。唐初废。显庆二年(657)复称东都。光宅初改为神都。神龙初复为东都。天宝初改为东京。上元三年(762)复称东都。五代梁改为西都。后唐同光元年(923)又改为东都。后晋改为西京。

⑤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汴京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置东都;而以洛阳为西都。

⑥五代南唐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称西都,以吴旧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市)为东都。

⑦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置承天府于赤嵌城,号东都明京。


(1)周武王都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作为抚镇东部的政治中心,因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2)东汉都雒阳,以在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东京,亦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3)隋大业五年(609年)改称东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改名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复称东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东京,上元二年(761年)停京号,次年复号东都。(5)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以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为开封府,建东都。(6)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改洛京(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至晋天福三年(938年)迁都汴州,改称西京。(7)五代南唐都江宁府,称西都;以吴旧都江都府(治今江苏扬州市)为东都。(8)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奉明正朔,以今台湾省台南市为东都;或泛称台湾为东都。次年六月郑成功死,其子郑经继位,改称东宁。


猜你喜欢

  • 白旗屯

    即今吉林舒兰市西白旗镇。清顺治元年(1644)满族正白旗居此,名大白旗屯。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北“一百四十五里大白旗屯街”。

  • 崔陂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 “津石陂” 条下: 崔陂 “本名放鹤陂,后堙塞。(唐) 崔嗣业复开之,因名”。

  • 沙华公国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加里曼丹岛东北的塞布库岛。一说以为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三宝颜。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东南海上诸杂国”条:“东南海上有沙华公国,其人多出大海劫夺,得人,缚而卖之阇婆。”又见于

  • 侯昙山

    一名侯堂山。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八十里。《舆地纪胜》 卷55衡州: 侯昙山“险峻独出,不与众山相连”。

  • 白板桥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资治通鉴》:南朝齐中兴元年(501),萧衍起兵攻建康,命“吕僧珍据白板桥”,即此。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板桥。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衍攻建康(今南京市),命吕僧珍据白板

  • 鄞江

    ①原指今浙江宁波市和鄞县境内之鄞江、接纳鄞江后之奉化江与奉化江、姚江汇合后之甬江,后专指今奉化江支流鄞江,在今鄞县西部。《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 鄞江在 “府东北二里。一名甬江。其上流自四明诸山汇溪

  • 葫芦河

    又名高平川、苦水、蔚茹水。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元和志》 卷3 萧关县: 蔚茹水“在县之西。一名葫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1)古称华池水。洛河最大支流。在甘肃省东北部和陕西省西部偏北。源于甘肃

  • 南河渡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清一统志 ·汉阳府一》: 南河渡 “在汉川县西南六十里龙门山下,宋党仲昇御金人于此”。

  • 重龙山

    亦名四岩山、崇灵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舆地纪胜》 卷157资州: 重龙山 “在州南二里。 ��崒盘屈, 隐若龙转, 飞鹫龙山,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江山城市历历

  • 临浯集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临吾镇。旧属诸城县。光绪 《山东通志》 卷1诸城县图: 县西北有临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