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龙泉

九龙泉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乡南十五里。清同治《河南通志》卷8:九龙泉“泉有九窟,源深莫测。唐开元间旱祷有应,赐名九龙泉”。

②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寰宇记》卷28冯翊县:“九龙泉在县东南八里。有九穴同为一注,因名九龙,今谓之鹅鸭池。”已湮。

③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八里。《方舆纪要》卷59西和县:九龙泉“四时湛然,水旱如一,夏凉冬温,居引以灌溉”。


(1)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唐开元间敕封跃泉侯,置庙于泉侧。宋邵雍有《九龙泉》诗。(2)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摩星岭下。白云山岩石多裂隙,渗入岩层的雨水沿裂隙流动,遇薄弱处便涌而为泉,故山中多泉水。以九龙泉最著。相传秦代方士安期生隐居此处时,本无泉水,后有九个童子出现,片刻间即见泉水涌出,疑童子为龙所变,故名九龙泉,又称安期井。从唐代开始,这里又是广州市民祈雨之所。附近原有九龙庵、龙王神祠等,今已不存。九龙泉出水量大,清洌甘甜,用以泡茶,香气袭人;用以制粉条,柔韧爽滑。沙河镇(在白云山脚)特产“沙河粉”即以此水制成。1958年在九龙泉口装设直径1米多的六角形花岗石栏,泉旁绕以龙柱护栏,立有高约2.5米的石碑一方,中刻行书“九龙泉”三字。


猜你喜欢

  • 安济桥

    即赵州桥。隋大业中修建,在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又称赵州桥,俗称大石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591—599)由石匠李春设计建造。长50.82米,宽9.6米。单孔,拱圈由28条石

  • 灰河

    一名恢河、马邑川。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方舆纪要》卷44朔州:灰河在“州南三里。源出宁武军山口,北流至洪崖村,伏流十五六里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县入桑干河”。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续资治

  • 阿哈塔克山

    一名阿格山。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2:阿格山“阿格塔克水出焉。……在于阗县境东南。缠回谓后为阿格,谓山为塔克,犹华言后山也。其地产金。积雪不消,瘴疠尤甚,采金者惟夏月可入”。

  • 虎头冈

    在今安徽亳州市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21亳州: 虎头冈 “在州北二里。伏回数里,为城北之屏障”。

  • 桐江水

    在今湖南邵东县西南。《清一统志·宝庆府一》: 桐江水 “在邵阳县 (今邵阳市) 东南。源出金仙山,北流至董家湾,合槎水又西北入邵”。

  • 周安堡

    旧为周安寨,为明右江十寨之一。后置堡。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周安村。《明史·地理志》 宾州上林县: “西南有周安堡,在八寨中,旧为瑶、僮所据,嘉靖三年讨平之,万历七年改属南丹卫。” 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

  • 苏巴什佛寺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四十六里确尔达格山南麓。分东西二寺,分布在铜厂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建,寺垣已毁,外侧尚存78米长的土墙一道。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全系土垣建造。西寺有土城一区,呈方形,周长318

  • 庆原路

    金皇统二年(1142)并宋泾原、环原二路置,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以北和陕西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县地。元初废。金皇统二年(1142年)合宋泾原

  • 黄落镇

    亦名黄堡镇。即今陕西铜川市西南三十里黄堡镇。《资治通鉴》: 东晋升平元年 (357),姚襄将图关中,“自北屈进屯杏城,……引兵进据黄落”。即此。北魏永安元年 (528) 于此置黄堡县。宋、金时成为重镇

  • 五斗港

    又名桃花港。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十里。《宋史·河渠七》: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常州东北曰深港、利港、黄田港、夏港、五斗港……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无穷之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