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丈原

五丈原

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渭河南,东与眉县接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十二年(234)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年八月,诸葛亮卒于军。今原上有诸葛武侯祠。


在陕西省岐山县城南约20千米处。高1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千米。西接麦里河,东界石头河,南临棋盘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兵于此。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伐魏,据武功五丈原,相持百余日,病卒于此。北端建有诸葛武侯祠,祠内有明清楹联匾额、诗词碑碣多块,献殿墙壁嵌有清刻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碣40方。


猜你喜欢

  • 鸡足山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南二里。《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鸡足山“上有虎岩洞,临河,宛如鸡足”。故名。②亦名鸡山。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鸡足山在“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

  • 誓节渡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五十里誓节镇。《清一统志·广德州》: 誓节渡 “在州西五十里。《旧志》:唐末黄巢之乱,土人张姓者率乡兵捍之,誓死不退,遂殁开溪,因名”。

  • 遂昌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平昌县置,属东阳郡。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隋初废,后复置。唐武德八年 (625) 又废,景云二年 (711) 复置,属括州(后改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

  • 长城庄

    即今山东苍山县南四十二里长城镇。西汉置襄贲县于此。

  • 淳耀县

    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赤淳县东部及耀县西北部析置,治桃渠源 (今陕西淳化县北秦河乡桃渠塬)。取二县首字为名。后徙安社村 (今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1940年还治桃渠源。1943年移治庙湾

  • 小屯村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其地发现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即著名的殷墟。

  • 新陂墟

    ①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三十六里新陂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西南有新陂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县西五里新陂镇。明嘉靖 《兴宁县志》 卷2: “五里曰新陂。”

  • 石邑

    战国初为中山邑,后入赵。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南故邑村。《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又《陈余传》:“赵王复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

  • 温府州

    即温肃州。唐置,治所在大石城 (今新疆乌什县)。即“温肃州”。

  • 巨石山

    亦名石甑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寰宇记》卷93钱塘县:“巨石山在县南三里。《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儒云:巧绝人工。山北有落星二石。吴越王钱氏号寿星宝石山,后改为巨石山。”宋《淳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