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陵

关陵

三国蜀将关羽的陵墓。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六里。《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曹公(操)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孙)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引《吴历》:“权逆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当初此陵仅土冢。南宋淳熙十年(1183)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门。明成化三年(1467)创建庙宇。后不断重修、增修,规模宏伟。


在湖北省当阳市区西北3千米许。系蜀将关羽陵墓。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底(220年)关羽与孙吴交战,败退于临沮,被杀。吴主孙权将其首级运至洛阳送给曹操,同时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此。初为土冢,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门。明成化三年(1467年)创建庙宇,其后曾重修、增修。陵园内现有牌坊、红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启圣宫、春秋阁、柏子祠、八角亭和左右碑廊等建筑。楼阁参差,殿堂森严,丹垣环绕,规模宏伟。墓冢在寝殿后,高7米,周70余米,甃石为垣,上加石雕栏杆,墓前碑亭,亦甚古朴。这里还保存许多明、清两代名人碑刻,其中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所作诗文石刻尤佳。陵园内古柏参天,风景幽丽。

关 公 墓


猜你喜欢

  • 高岭山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高岭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 中记述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此山。公元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国外介绍过这里制造瓷器的原料,从此,高岭闻名世界。这里是景德镇著名的瓷用原料

  • 东燕县

    ①西晋末改燕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东晋、十六国时为东燕郡治。北朝属东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胙城县。②北魏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东北。北齐废。古县名。西晋末改燕县置,治

  • 龙潭宣抚司

    元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元末明玉珍改为长官司。

  • 西明河

    一名西铭河。在今河南郸城县境。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分明河为东西二铭河。《清一统志·归德府》 引《(鹿邑县)新志》:“明河今分为东、西明河。西明河自汲塚集北至傅家集入剌河;东明河自刺河之张胖店入淝

  • 阳湖口集

    即今河南鹿邑县西北阳湖口乡。清光绪《鹿邑县志》卷3《市集》:“阳湖口集,去城三十里。”

  • 天安寺

    旧名报恩寺。在今广东雷州市旧城西关外。《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寇莱公庙“在敬德门外报恩寺西”。《清一统志·雷州府》:天安寺“在海康县西关外。唐大历五年建。旧名报恩。宋苏轼书‘万山第一’四字于门。李纲

  • 汶江

    ①一作汶水。即今岷江。《战国策·燕策二》:“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十四年(236),“后主至湔,登观阪,看汶水之流”。又《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

  • 绸岩

    亦作绸山。在今浙江义乌市西北二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婺州: 义乌县 “本乌伤,武德四年以县置绸州,因绸岩为名”。《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檗山” 条下: 绸山 “峰峦绸叠,即绸岩”。

  • 黄烟洞

    在今山西黎城县北。1941年11月,日本侵略军四千余人围攻黎城县北黄烟洞八路军修械所。八路军一二九师特务团和该所职工千余人,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 “黄烟洞保护战”。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凭借山险,以刺刀、

  • 腾格里湖

    即腾格尔池。今西藏班戈、当雄二县间纳木错。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海拔4718米。为西藏第一大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腾格里” 系蒙古语。藏语称纳木错,皆天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