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城

安城

①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魏世家》:魏无忌谓魏王曰,“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城, 出入赋之”。《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

②亦作安乡。即今河北无极县东南六里安城。《三国志·魏书·甄后传》:明帝太和元年(227)“以中山魏昌之安城乡户千, 追封(甄)逸”。

③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524),“壬戌,裴邃攻寿阳之安城。丙寅,魏马头、安城并来降”。即此。

④即今广西宾阳县东安城。清置巡司于此。


(1)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战国魏地。《史记·魏世家》:昭王十三年(前283年)秦拔魏安城,即此。(2)在今安徽省寿县附近。《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裴邃攻寿阳之安城,(魏)马头、安城皆降”。(3)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东安城。清时设巡检司治此,并置宾州营把总驻守。


猜你喜欢

  • 道水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为九澧之一。《清一统志·澧州一》: 道水 “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

  • 小濮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方舆纪要》卷34濮州临濮城:“或谓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尝驻兵于小濮,即此。”

  • 云际峒

    在今广东罗定市西。《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六年(728),“杨思勗讨陈行范,至泷州,破之,擒何游鲁、冯璘。行范逃于云际、盘辽二洞,思勗追捕,竟生擒,斩之”。《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云际峒“在州西。旧

  • 昌松县

    十六国后凉改仓松县置,为昌松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改名温泉县。北周复改昌松县。隋开皇初改为永世县,后复名昌松县,仍属武威郡。唐属凉州,乾元后陷于吐蕃。古县名。十六国后凉改苍松县置,并置郡,

  • 云冈

    一名武周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明于此设云冈堡。

  • 长赤县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长池场(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1935年初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南江县西南部析置,治今南江县长赤镇。县以镇名。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仍并

  • 新邱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京奉铁路有支线 (新邱铁路) 通此。

  • 依兰县

    1913年改依兰府置,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治所在三姓城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 “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依兰,三;哈剌,姓也。” 1928年直属吉林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在

  • 唐封川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凤庆县境。

  • 大甫县

    元至正中置,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后废。古县名。元至元中置,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属中庆路。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