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陵

安陵

①战国楚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战国时楚王嬖臣坛之封邑。《战国策·楚策一》:“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 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悦,乃封坛为安陵君。”《续汉书·郡国志》 汝南郡召陵县:“有安陵乡。”即此。

②即鄢陵。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公四十四年(前412),“伐鲁、葛,及安陵”。《正义》引《括地志》:“鄢陵故城在许州鄢陵县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国时为安陵也。”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③西汉惠帝刘盈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接高陵、泾阳县二县界。《汉书·惠帝纪》:七年(前188)“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

④唐昭宗母王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二十五里。

⑤北宋三陵之一。宋翼祖赵敬之陵。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


(1)古邑名。(1)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胶南市东北。(2)战国魏邑。又作鄢、鄢陵。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曾为安陵君封邑。汉置为鄢陵县。(3)战国楚邑。又作鄢陵。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2)古陵墓。为西汉惠帝刘盈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猜你喜欢

  • 蒲葵关

    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南三十里盘陀岭上。《清一统志·漳州府》 引 《府志》: 蒲葵关 “即盘陀岭,汉时南越故关也。汉元鼎五年击南越,东越王余善以兵从至揭阳,心持两端。汉破番禺,引兵还击之,破此关而入”。

  • 万洋山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又称万

  • 桑龙错

    又作桑隆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三十六里处。藏语意为善谷、优谷。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郎官湖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南隅太平巷、郎星巷一带。原名南湖。唐乾元初,李白至沔州,与故人张谓等游南湖,改名郎官湖。有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诗。《清一统志·汉阳府》 引 《府志》: “湖汇城中诸水,南从

  • 三门运渠

    唐代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间黄河三门峡人门左岸开凿的运渠。开元二十九年(741)陕州刺史李齐物为改善三门漕运,在人门岛左岸岩石间开凿一条运道。十一月开工,次年(天宝元年)正月完工。并开其山巅以为

  • 武丘

    即丘头。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四十里颍水北岸。《晋书·海西公纪》: 桓温帅师伐前燕,太和五年 (370) 四月,“桓温部将竺瑶破 (袁) 瑾于武丘”。即此。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本名丘头,三国魏末司马懿平

  • 野共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坝子。辖境约当今云南鹤庆县大部地。吐蕃废。

  • 勃弄县

    唐武德七年 (624) 置,为南云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街。贞观三年 (629)为匡州治。天宝后废。唐武德七年(587年)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境内。后废。

  • 涛墟市

    即今湖南江华瑶自治县南八十里涛圩镇。明置巡司于此。

  • 构栏山

    即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元史·爪哇传》: 至元三十年 (1293) 正月,“至构栏山议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