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 (豐) 镇
①北宋景德元年 (1004) 降宝丰县为镇,属弋阳县。故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康定中复升为宝丰县,庆历三年 (1043) 又降为镇。
②北宋置,属竹山县。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保丰镇。
③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清雍正七年(1729) 置宝丰县,乾隆三年 (1738) 废为镇。
①北宋景德元年 (1004) 降宝丰县为镇,属弋阳县。故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康定中复升为宝丰县,庆历三年 (1043) 又降为镇。
②北宋置,属竹山县。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保丰镇。
③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清雍正七年(1729) 置宝丰县,乾隆三年 (1738) 废为镇。
元置,属邕州路。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邕江岸。明改为驿。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蒲庙)东。明改为驿。
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宋高似孙《剡录》卷1:长乐乡寨“在县西南五十里,宣和三年知越州刘述古奏置”。明初废。
或作荀公谷,一名荀公涧。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宋书· 柳元景传》: 庞季明 “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北。《寰宇记》 卷98临海县: 临海山 “在县北二百四十里。山有水,合成溪……即名临海溪。山因溪名”。
在今陕西略阳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玉女山”条下:八渡山“山下水流环绕,可渡凡八处,因名”。
今蒙古国土拉河。《魏书·蠕蠕传》: “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古水名。(1)又称饶乐水、浇水、浇落水。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北魏登国三年(38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红岩西之西山。《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地理考》:“宾川州南毕钵罗窟山,即赵州之白崖西山也。”又引明李元阳《记》曰:“一名宾波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立,耸拔千余丈,其下林麓蓊郁。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东白沙埠。《清一统志·雷州府》:黄塘港“白沙港在县东南五十里,其左为青湾港”。清设白沙炮台于此。
亦作别笃山、别驾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1372)六月,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元守将以城降。师次别笃山口,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
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