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和里河
又作巴呼里河。即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北倭肯河支流八虎力河。源出县东北七星砬子。西流入倭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窝肯河“北受巴呼里河,河亦曰巴和里”。
又作巴呼里河。即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北倭肯河支流八虎力河。源出县东北七星砬子。西流入倭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窝肯河“北受巴呼里河,河亦曰巴和里”。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
即祢水。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二十里。一名大祢沟。《清一统志 ·曹州府一》: “ 《州志》: 大祢沟,亦名冤水。汉冤句县以此名。”即“大祢沟”。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单于大都护府金河县:“有云迦关,后废。大和四年复置。”时李泳为振武节度, 以兵千人戍守。开成五年(840), 回鹘溃乱,侵逼西城,诏振武节度使刘沔屯云迦关
在今安徽颍上县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颍上县:阳台湖“有东西二水,异源沙河,合流经阳台下,湖因以名。亦曰东西阳台湖。物产甚多, 民获其利。下流通于淮河”。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地青寨在“府南六十里”。
又名峡川。即今浙江衢县东北峡川乡。清嘉庆 《西安县志》 卷9: 城北五十里有峡口村。
①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南四十里水口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酃县图:县南有水口墟。②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南三十里连江滨水口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阳山县图:县东南有水口墟。③即今广东惠阳市(淡水镇)东北,东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极高峻。唐置思恭县于此。《方舆纪要》 卷68阆中县 “文成山”条内: “又东南三十里曰思恭山……思恭县盖置于山下。”
在今安徽太湖县北。《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罗溪河 “出司空山,流经县西一里,汇于马路河,经县治而东,流六十里至潜山县界之黄泥港,又东南汇于潜水”。
又作登伊勒哲库。清置,在今吉林榆树市西南秀水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金州鄂佛罗站”条下: “法特哈站,又西北五十里至腾额尔哲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