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顺桥
在今河北满城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方顺桥“隋开皇间建。长十五丈。石室雕栏,坚致雄伟”。
集镇名。在河北省满城县城南部。方顺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400。村以桥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电料加工、塑料制品、制砖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村南。方顺桥系晋时修造,是中国现存较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在今河北满城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方顺桥“隋开皇间建。长十五丈。石室雕栏,坚致雄伟”。
集镇名。在河北省满城县城南部。方顺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400。村以桥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电料加工、塑料制品、制砖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村南。方顺桥系晋时修造,是中国现存较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槐里县: “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 《汉书·元后传》: 王莽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秋历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皆此。西汉惠帝建,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南
清雍正七年 (1729) 置泰宁协,属四川都司。驻地在噶达城 (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十三年 (1735) 驻地在化林坪 (今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北化林村)。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改为泰宁营,
旧名通阛桥。宋建,在今福建龙岩市城南门外。明永乐间改名龙津桥。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十二里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之间。是汉代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河南省
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西之青川河 (古名西谷水) 河谷。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 沿此河谷道路,称为景谷道。《元和志》 卷22景谷县:“因县北景谷
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舆地纪胜》卷162渠州:双石阙“在大竹县北一里。其一镌云‘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其一镌云:‘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又有单石阙二,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后属羁縻穹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宣化县(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亭子街)。贞观六年(632) 改为邕州。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黄梅县 (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八年 (625) 废。(1
即古邳州。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