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宜章县城东原养正书院 (今宜章第一中学) 内。南宋宜章令吴镒 《蒙艮二岩记》 云:“首得之岩,命之以蒙,上岩下泉,蒙之象也”,故名蒙岩。《清一统志 ·郴州》: 蒙岩 “在宜章县东一里。石白如玉
①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寰宇记》 卷121播州带水县: 带水 “源出故县西大山东,流经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②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江。《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含资县: “带水西至带方入海
①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石门街“在县(今青云镇)东南。水陆俱接贵溪县之神前街,亦与余干、安仁接界。为盗贼出没处,有巡司”。②即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西晋广晋县治此。后降
在今江西新干县西。《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柸山镇在 “县西十里。有巡司”。
亦名虎头门。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对列如门。据民国 《东莞县志》 卷6所载清朝薛馧的 《虎头门记》 说: “虎头门以虎山得名。山有二,西曰小虎山,东曰大虎山,如连珠巨浸,中稍折而东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二十里三屯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三屯堡“在左卫北。隆庆三年土筑,万历二年增修。周不及一里,分边亦仅一里零,边外土城一带,即属部驻牧。堡虽临边,而山险足峙,左卫之屏障也”。在今山
又名上淡水溪。在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源出大霸尖山东侧,曲折北流,经台北市区,至淡水港入海。《清一统志· 台湾府》: 上淡水溪 “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旧志》: 源出东北界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
南朝梁置,属晋州。治所在枞阳县 (今安徽枞阳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枞阳县地。隋开皇初废。(枞zōng) 南朝梁天监中置,治枞阳县(今桐城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桐城市地。属晋州。隋开皇三年(583年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明初改元斡木火站置,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阿木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