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县

梅县

1912年改嘉应州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梅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78年析置梅州市。1983年与梅州市合并,改设梅县市,1988年改设梅州市。


(1)旧县名。1912年由嘉应直隶州改置,治今广东省梅州市城区。1983年撤销,与梅州市合并,设立梅县市。(2)今县名。在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属梅州市。面积2773平方千米。人口60.6万,有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60万,是著名侨乡。辖26镇。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南朝齐析海阳置程乡县。因纪念当地名士程旻得名。宋、元为梅州治。清为嘉应州。1912年废嘉应州为梅县,属潮循道。1920年直属省。1949年属兴梅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属汕头专区。1959年蕉岭县并入,仍称梅县。1965年属梅县专区,1970年属梅县地区。1978年析梅县梅州镇等部分区域设梅州市(县级),1983年撤销梅州市、梅县合设梅县市(县级),仍属梅县地区。1988年撤梅县市,设梅江区(县级),复置梅县,属梅州市。地处莲花山脉西北的梅江谷地。四面环山,最高峰是东部的明山嶂,海拔 1357 米。梅江及其支流程江、石窟河、松源河等流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煤矿丰富,为粤东煤炭基地。还有锰、石灰石、大理石、铁、钨、铅、锌、锡和黄金等矿。主产稻,并产烟草、甘蔗、花生、大豆、黄麻。特产清凉山茶和丙村“沙田柚”。工业以水泥、电力、机械、化工、造纸、采矿为主。文化事业兴盛,足球运动普及。广梅汕铁路以及205、206国道等经此,水路有梅江,货运可通兴宁、五华、大埔、汕头等地。名胜古迹有阴那山灵光寺、元魁塔等。雁洋镇雁上村是叶剑英故里。


猜你喜欢

  • 思管镇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沙子乡北三睦墟。旧属融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思管。明、清时于此置巡检司。

  • 康哈里该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克鲁伦河上源以西。明金幼孜 《北征后录》: 永乐十二年 (1414)成祖北征,至饮马河 (今克鲁伦河)。六月 “初五日午发双泉海,暮至西北三峡口,即康哈里该,无水”。

  • 小军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南军山镇北。《水经·汉水注》:“江水又东径小军山南。”

  • 石渠堰

    亦作石堰渠。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三里。《新唐书·地理志》 竟陵县:“有石堰渠,咸通中,刺史董元素开。”《舆地纪胜》卷76复州:石渠堰“在景陵县西北三里。其流自五花山下通巾水”。

  • 长坝县

    辽置,属祖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金废。古县名。契丹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与咸宁县同为祖州治,辖州城东偏。金废。

  • 要孤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要孤山 “四无连属,屹然独峙。下有三里河,南流入滦水”。

  • 林山寨

    在今河南郑州市中原路中段南侧林山寨村。1956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房基、陶窑、陶器。陶器为彩陶。石铲长50厘米,精制锐利。为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 小靖场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海滨。为盐场。清设盐课大使于此。

  • 古磡洞

    即今广西凌云县治。明洪武六年(1373)泗城州移治于此。清乾隆三年(1738)置凌云县。

  • 马颈关

    亦名马头关。明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马嘴乡风吹岭南。扼川黔交通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