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州

泸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江阳县 (今四川泸州市)。《元和志》 卷33泸州: “取泸水为名。” 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泸川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泸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泸川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泸州。辖境相当今四川沱江下游及长宁河、永宁河、赤水河流域。南宋淳祐三年 (1243) 迁治州东长江北岸神臂崖城 (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景定二年 (1261) 改为江安州。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改为泸州,治所在茜草坝 (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东岸)。明洪武六年 (1373) 升为直隶州。徙治今泸州市。1913年废,改本州为泸县。1950年析泸县城区及近郊置泸州市。泸州老窖大曲、特曲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和1987年泰国国际金鹰怀奖,素有 “酒城” 之称。

②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西河)。明洪武十五年(1382) 属建昌府。后废。


(1)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江阳县(隋大业中改为泸川县,今四川泸州市)。以泸水为名。北周曾置总管府。隋大业初及唐天宝、乾元间改为泸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泸州、泸县、隆昌、富顺、合江、江安及重庆市荣昌等市县地。唐置都督府,督十羁縻州,辖境包有今高县、珙县、兴文、叙永、古蔺和贵州省赤水、习水等市县。南宋末改为江安州。元复为泸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泸川县入州,辖境仅存今泸州、泸县、江安、合江等市县地。属重庆路。明、清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泸县。(2)元至元中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部及德昌县北部。属建昌路。明废。


猜你喜欢

  • 美良城

    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美德县一带。《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广威州: 美良城 “在州东南。永乐中,简定复叛,张辅等讨败之,进兵清化,穷追至演州。又分沐晟兵从磊江南,朱荣舟师抵牛鼻关,辅率骑兵至美良,定窜

  • 蔚州

    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今河北张北县)、御夷(赤城县北) 二镇置,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北周移治灵丘县 (今山西灵丘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寄治阳曲县 (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

  • 紫眼关

    亦名瓮溪关。明置,属荣经县。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天险关” 条下: “又紫眼关在县西北三十里。昔有紫眼番人流寓于此,因名。”

  • 杨国

    三国魏改杨县为侯国,属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西晋复为杨县。

  • 明江

    即今广西西南左江上游明江河。《明一统志》卷85思明府: 明江 “源出十万山。流绕府治南,又北流一百八十里入龙州龙江”。左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源自上思县和防城港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自东转北再

  • 小白阳堡

    明宣德五年(1430)筑,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小白阳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小白阳堡“其边墩马圈儿、石塘子为最冲”。

  • 凤泉县

    ①隋义宁二年(618)置,属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南三十里。唐贞观八年(634)省入郿县。②1913年改龙泉县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因县西北有龙泉, 出凤凰山下,故名。1923年直

  • 石锥山

    一名石维山。在山西永济市东,接运城市界。《隋书·地理志》:河东郡虞乡县“有石锥山”。

  • 玛域

    藏语译称异名,又名芒域。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阿里三部之一。

  • 沙河店

    ①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二十里沙河镇。明、清京北重要通道。明初北征与谒陵皆驻于此,永乐年间于此筑行宫,后为水所毁。嘉靖中筑城,亦名巩华城。清顺天府北路捕盗同知驻此。②即今河北赵县西南沙河店镇。明正德《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