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滏阳河

滏阳河

亦名滏水。古漳河支流。宋元以后,漳河南徙,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清一统志 · 广平府一》: 滏阳河,“ 《旧志》: 滏有二源: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至临漳县西十五里入漳。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珵,以磁州地低洼,导水北流,从邯郸界径永年、曲周入漳,由是经流遂壮,南尽淤。《磁州志》: 滏水至州南绕城东北,流至阎家浅入邯郸界,又东北至府城南,又绕城东北,至曲周县东,昔时漳滏合流于此”。


子牙河南源。《山海经·北山经》:“神囷之山……滏水出焉。”《淮南子·墬形训》高诱注:“其源沸涌,势如釜中汤,故曰釜。”民国《任县志》:“滏阳河原名滏水,宇文周置县于滏水之阳,因以名县,后乃以县名转称于河。”在河北省西南部。由源出太行山东坡的沙河、泜河等水汇合而成,东北流到献县县城附近和滹沱河汇合为子牙河。长413千米,流域面积为1.77万平方千米。支流有白马河、槐河等。旧时常有水患。建国后建有朱庄、口上、临城等水库和蓄洪工程,并另辟滏阳新河,以减免灾害。


猜你喜欢

  • 石美堡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十八里石美。《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石美堡“在府东七十里覆舟山下。嘉靖三十六年建,有土城。万历四十年增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置,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北石美(石尾)。属龙溪

  • 独登山

    在今甘肃玉门市赤金镇北。《元和志》 卷40玉门县: 独登山 “在县北十里。其山出盐,鲜白甘美,有异常盐,取充贡献”。

  • 平原州

    唐开成四年(839)析都金州之平原馆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即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唐末改为广源州。

  • 红心驿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清一统志·凤阳府》:红心驿“在凤阳县。明洪武三年设有驿丞。本朝乾隆二十年裁”。见“红心镇”。

  • 堡镇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堡镇。明时为防倭寇入侵建堡自卫,后发展成镇,遂名堡镇。清有县丞驻守。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崇明县: “堡镇在城东南五十里。”

  • 把仰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即小江)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及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99土司。

  • 安顺府

    明万历三十年(1602)升安顺州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清属贵州省。辖境相当今贵州安顺、清镇二市及普定、平坝二县、六枝特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1913年改为安

  • 分管三郎长官司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分管三郎废司“或云即曹滴司也。宋有容江巴黄,元置曹滴,明以容江巴黄并入,共为一司。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裁”。

  • 武始泽

    古名谷水。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水经注》 卷40: 都野泽 “上承姑臧武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亦名武始大泽。《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72前凉录: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宋混次于武

  • 神冈村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神岗镇。《明史·地理志》 从化县: “东北有流溪巡检司,本治县北石潭村,后迁神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