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涡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军围顺昌城,云“韩将军在白龙涡下寨,距城三十里”,刘錡夜遣千余兵击之,颇杀敌众。
②在今河南宁陵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张巡守雍丘,“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
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唐至德元载(756年),张巡袭安禄山将令狐潮于此。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军围顺昌城,云“韩将军在白龙涡下寨,距城三十里”,刘錡夜遣千余兵击之,颇杀敌众。
②在今河南宁陵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张巡守雍丘,“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
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唐至德元载(756年),张巡袭安禄山将令狐潮于此。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方舆纪要》卷102仁化县: 青云峰在 “县北五十里。高耸凌云,一水萦回,四山环拱”。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下茆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四会县西北有下茅墟。
一名鄞港。在今浙江象山县北。清光绪《新编沿海险要图说》 卷7: 象山港 “南岸有象山县城,故名”。在浙江省象山、宁海两县北部,奉化市南部。以南岸有象山及象山县,故名。为一东北—西南向的狭长形海湾,水深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郾城县 (今河南郾城县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西平二县及舞阳县北部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年 (62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属下邳郡。西晋属下邳国。东晋废。东魏武定六年 (548) 复置,为临潼郡治。移治今泗县。北齐为夏丘郡治。北周改为晋陵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在今贵州印江县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上费溪“在府东北百里。旧费州以此名。北流入四川黔江县界,亦曰黔江。又东北入湖广施州界,谓之清江”。
即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即“辋川(1)”。
北宋置,产盐,属利丰监。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北四十里丰利镇。旧属如皋县,清时设盐课大使。1945年划归如东县。即今江苏省如东县西北丰利镇。自宋至清皆设盐场,清驻盐课大使于此。
亦作沙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为广东出海要道。民国初为广东潮循道尹驻此。属海澄县。1921年设汕头市政厅。1930年设汕头市。
亦名革什咱安抚司。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置,属雅州府。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宣统三年 (1911) 改流,属道坞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