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泉镇

白泉镇

清名安慈镇。即今吉林东辽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安西县:“县属抱手堆子距县市二十五里。一名安慈镇。……物产惟大豆最多。”1987年东辽县由辽源市迁于此。


(1)在吉林省东辽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泉,人口2.32万。曾名炮手川子、安慈街;后以屯南白土岭下有清泉得名。1949年为白泉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1987年东辽县人民政府从辽源市迁此。主产蔬菜。有煤矿和制药、床单、胶片、机电等厂。四梅铁路、303国道经此。(2)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北部、舟山岛北部。三面环山,北部临海。陆域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泉,人口 3000。以白泉湖得名。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三安乡,1930年析建白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2年皋泄乡并入。淡水资源充足,农、盐、工业发达,郊产稻、大麦、柑橘、黄桃,是市重点产粮区,特产仔猪和白鹅,有“白鹅之乡”之称。工业以轻纺印染为主。为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之一。境内交通网呈中心辐射状,省道穿境而过,是舟山岛中部各乡镇的交通中心。农贸集市兴旺。有冷冻、针织、印染、电器等厂。镇境北部有舟山市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及与之配套的万吨级煤码头。古迹有十字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达木八旗

    即达木蒙古。在今西藏当雄县。清松筠《丁巳秋阅哈·达木观兵》 诗注:“达木系草地,所居官兵本青海蒙古,初青海厄鲁特固什汗剿灭藏巴第巴,因留兵二千余住此护卫达赖、班禅。后固什汗曾孙拉藏汗于康熙年间被准噶尔

  • 南因镇

    即今河北元氏县东北十八里南因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元氏县图: 东北有南因镇。在河北省元氏县东部。面积40.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因,人口 5980。为县东北农贸中心。195

  • 山河

    即溇水上游。在今湖北鹤峰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山河“在鹤峰州境。众山溪会流,东入澧州安福县界。即溇水之上流”。

  • 申鸣城

    亦名申明城。俗名古城堤。在今湖南临澧县北。为楚大夫申鸣邑。《说苑·立节》 载申鸣为孝子、忠臣事迹。县北五十里合口寿光寺有申鸣墓。

  • 邓尉山

    又名袁墓山。或作玄墓山、元墓山。俗名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相传汉有邓尉隐此,故名。民国《吴县志》卷19:“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本为一山,北称邓尉,而南称玄墓也。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

  • 芘驿

    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唐樊绰《云南志》卷1:“从巂州俄准岭七十里至菁口驿,三十里去芘驿,六十里至会川城。”

  • 三会城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南巡,“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

  • 日隆寨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五十里日隆乡。《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七月,“美诺、明郭宗俱失守,海兰察退保日隆”。清设塘汛。

  • 新城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南黑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红城附近。属大宁都司,后属北平

  • 龙门寺

    在今山西平顺县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石城村附近的龙门山腰,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北宋乾德年间改今名。明、清时曾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其中西配殿为五代唐同光三年(925)所建,我国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