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寺

白马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三里。东汉永平十一年(68)建,为中国最早佛寺之一。《魏书·释老志》:“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张)缵至襄阳,(萧)詧推迁未去,但以城西白马寺处之”,即此。

③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攻克江陵,元帝“白马素衣出东门……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即此。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邙山南麓,临洛河。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誉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取经,在月氏遇来自天竺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四人同行,并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几经兴废,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原寺规模雄伟,今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建筑。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竺法兰两僧墓。大雄殿内有元代“夹纻干漆”佛像造像,寺门前两匹石马为宋代遗物。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艺术价值。寺东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齐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 马 寺


猜你喜欢

  • 在今河南荥阳市。《史记· 项羽本纪》: 汉王二年 (前205),楚 “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荥阳县即大索城。杜预云,成皋东有大索城,又有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

  • 黄岭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黄岭在 “县东南十里。重峦迥合,下多居民”。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为萧山、富阳界岭。唐中和三年(883年),刘议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

  • 渡口镇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一里。明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津市市南部。面积68.6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渡口,人口1390。为水路要津。1956年设渡口乡,1958年为渡口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棉

  • 罗韶县

    唐置,属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境。后废。

  • 桃林城

    即今湖南临湘市南三十里桃林镇。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移桃林巡司于此。在今湖南省临湘县西南。清时于此设巡检司。

  • 龙河寨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龙河镇。《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阳山寨”条下:“县西七十里有龙河寨。……宋设戍守处。”

  • 河南等路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年 (1273) 置,治所在襄阳县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寻废。

  • 平夷军

    唐乾符二年(875)置,治所在马湖镇(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后废。唐乾符二年(875年)置,治马湖镇(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后废。

  • 月城集

    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月城集“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今淮安市)西南九十里”。

  • 古符县

    唐永淳元年(682)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次年属平琴州。建中二年(781)复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古县名。唐永淳二年(68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