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
又称紫霄峰,亦称萧史峰。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水经·赣水注》: 洪崖“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
又称紫霄峰、萧史峰。在江西省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岭之间。为西山最高峰,海拔799米。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偕游吹箫引凤。峰上有吹箫坪,非常平整,景色秀丽。明末,新建征士徐世溥曾游此,作《萧峰史记》以记其胜。
又称紫霄峰,亦称萧史峰。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水经·赣水注》: 洪崖“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
又称紫霄峰、萧史峰。在江西省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岭之间。为西山最高峰,海拔799米。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偕游吹箫引凤。峰上有吹箫坪,非常平整,景色秀丽。明末,新建征士徐世溥曾游此,作《萧峰史记》以记其胜。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曹娥堰 “在府东九十里。水流湍急,两岸逼江,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
亦作涩滩。即今安徽泾县东北琴溪入青弋江处赤滩乡。明嘉靖《泾县志》卷1:涩滩在“县东北十五里”。清嘉庆《泾县志》卷2:赤滩镇“在县东十五里”。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泾县东北赤滩。临青弋江。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海郑街。为海口要地。清乾隆 《掖县志》 卷1 《乡社》 有海郑。
隋、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有桥: 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即黄道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南洛水上。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
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江滨要津。《资治通鉴》:隋开皇十年(590),“(杨)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贼帅朱莫问于京口,破之”。大业七年(611)建临
在今江苏宝应县南。《水经·淮水注》: “永和 (安) 中,患 (樊梁) 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
在今湖南攸县东北七十二里,与司空山相对。《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鸾山 “以形似名”。元元贞初邑人谭渊创鸾山书院于此。
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为蛟河支流。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西南流会蛟河,注入松花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3: 松花江 “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
北魏置,属建州。治所在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文帝置,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西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阳城、安泽等县地。隋开皇三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里。北魏尝侨置鲁县于此。②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元和志》 卷6鲁山县:“鲁城,在县东北十七里,高齐置以御周。”③又作鲁陈。即柳城。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鲁克沁镇。《明史·西域传·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