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楞河
又作和罗尔河。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科洛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赫楞河 “在墨尔根城东北四十里。源出东兴安岭,西北流入嫩江”。
又作和罗尔河。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科洛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赫楞河 “在墨尔根城东北四十里。源出东兴安岭,西北流入嫩江”。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齐仍属临贺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并入永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属苍梧郡。三国吴以
①三国魏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三国志· 魏书 · 文帝纪》 载: 黄初元年 (220) 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裴松之按: “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
北宋置,属延安府。即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
北宋名柏子镇。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南柏梓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柏梓镇在 “县西四十里”。(1)在重庆市潼南县西南部。面积72.5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梓,人口 3100。清初建场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二十里茨沟乡。明嘉靖《许州志》 卷1 《村镇》: 襄城县 “茨沟镇,在县东二十里”。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庄子,人口370。1953
在今安徽霍邱县北淮河上。《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元二年(255),毋丘俭反,“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龙门山”条下:“其东为三门岭,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县治据其阳。”
即今云南腾冲县北七十 一里固东镇。清有千总外委驻守。
即今辽宁开原市西北马仲河。亦名马桩河。明《全辽志》卷1:马鬃河在“城(开原老城)西二十里。……西南流入大清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马鬃河“在开原城(老城)西二十里。源出吉林界雅秦峰,西南流入县境
①即今江西寻乌县东南大望山。《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长宁县:大帽山在“县南二百里,与广东程乡、平远、和平、兴宁、龙川等县接壤。山绵亘数百里。中有老虎隘,林木深阻,鸟道三十里,群盗窟其间,多历年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