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阳市

辽阳市

1939年伪满由辽阳县城区析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抗战胜利后仍置市。1948年属辽宁省。1949年改属辽东省。1954年划属辽宁省。


在辽宁省中部。面积 4731 平方千米(市辖区303.4平方千米)。人口182.2万(市辖区71.6万)。辖白塔、文圣、宏伟、弓长岭、太子河5区和辽阳县,代管灯塔市。市人民政府驻白塔区。辽阳一名始于汉代,因古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镇偏堡子古城)处小辽水(浑河)之北而得名。秦置襄平县,为辽东郡治,故址即今辽阳市老城。两汉、魏、晋为辽东郡、国治。东晋地入高句丽为辽东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征高句丽,克辽东城,置辽州。次年废。总章元年(668年)改置辽城州都督府。上元三年(676年)曾移安东都护府于此,后入渤海国徙废。辽置辽阳府,复置辽阳县为府治。金因袭。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东京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改为辽阳路,以辽阳县为路治。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定辽都卫,八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建东京城为首都。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治辽阳县,十四年废府存县。康熙三年(1664年)升辽阳县为州,属奉天府。1912年属奉天省。1913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析辽阳县城区设辽阳市。1949年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1954年属辽宁省。1958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地级)。1961年市、县分治,辽阳县属鞍山市。1965年属辽南地区。1968年辽阳县并入辽阳市,仍为辽宁省辖市(地级)。1980年复设辽阳县,新置灯塔县,属辽阳市。1996年灯塔县改市成今状。西部为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东部为辽东山地西缘。河流有浑河、太子河、汤河、南沙河、北沙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等。有化工、纺织、机械、食品、造纸等工业。沈大、辽溪铁路,202国道和沈营、沈环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汉代壁画墓群、白塔、东京城、东京陵、首山、汤河温泉、襄平书院等。


猜你喜欢

  • 东冶亭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七里,故半山寺后。《晋书·袁宏传》:东晋谢安为扬州刺史,袁宏出为东阳郡守,“乃祖道于冶亭”。《宋书·王敬弘传》: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王敬弘辞尚书令东还,“车驾幸冶亭,饯送”。皆为

  • 余姚州

    元元贞元年(1295)改余姚县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余姚县。元元贞初升余姚县置,治今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属绍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渤盆国

    即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昙闰法师,洛阳人也……附舶南上,期西印度。至诃陵北渤盆国。遇疾而终。” 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盆盆洲。《宋史·真

  • 茨河镇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六十里茨河镇。清有千总驻防。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汉水南岸。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茨河,人口 7690。因汉水西岸山坡上有一棵大茨树,倒影水中成景,故名。19

  • 金川河

    又名大金川水。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游。《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金川河 “源发松潘厅西北髦牛徼外,北由绰斯甲布土司及杂谷厅从噶克丹坝各土司境,南流入金川土司境,过绥靖屯而西,至崇化屯收功噶山水,历马尔

  • 南大树镇

    ①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三十五里大树阎。②即今河北邢台县东北二十里南大树乡。清光绪《邢台县志》 卷1: 东北 “南大树,二十里。旧有集。今废”。

  • 临津镇

    ①北宋置,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十里临津乡。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临津县置,属普安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

  • 喇里

    即拉里。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清 《西藏图考》 卷3: 拉里 “ 一作喇里”。

  • 卧龙城

    即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城的前身。十六国时为前凉、后凉、北凉、南凉的都城。《晋书·张轨传》 载: 姑臧 “本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

  • 戊己山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清一统志·泰安府》:戊己山,“《府志》:明弘治间筑土所成,以镇黄河决口,下临龙潭,即古决口也。山名戊己,取土制水之象。山上有亭, 为张秋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