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平阪

长平阪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资治通鉴》:西汉甘露三年(前51),宣帝“登长平阪”,即此。


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阪名也,在池阳南。上原之阪有长平观,去长安五十里”,即此。


猜你喜欢

  • 沭水

    即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之沭河。《周礼· 职方》 青州: “其浸沂沭。” 《汉书· 地理志》 琅邪郡东莞县下作 “术水”。《水经·沭水注》: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又南径东海厚丘县……分为二渎

  • 铜鼓墟

    在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西南海滨。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 赤溪厅西南有铜鼓汛。

  • 黄连坡镇

    即今四川西昌市南黄联关镇。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黄连坡 “距县五十五里”。

  • 伏强山

    亦作木强山。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北。《隋书·地理志》 清化县:“有伏强山。”《寰宇记》卷139清化县:“木强山在县北一百步。”

  • 阿思里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西部沙漠地区。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阿思里,极西南达国里之地,无山林之限,风起则飞沙扑面,人不敢行,居人编竹以蔽之。”

  • 淮阳县

    ①南朝梁置,属韶阳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阳宁县。②南朝梁侨置,为沛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名斛城县。③北周改绥化县置,

  • 紫江县

    1914年改开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0年改为开阳县。旧县名。1914年改开县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驻地城关镇。因“原名取义狭隘”,1930年易名开阳县。

  • 大由镇

    在今河北曲周县西南东大由村。《清一统志·广平府二》:大繇镇“在永年县(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东二十五里。……旧皆有城,今圯”。

  • 甘露坊

    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马坊。即唐马坊,先置于九成宫苑外,后移于此。

  • 花秋坝

    即今贵州桐梓县西花秋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桐梓县:花秋坝在“城西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