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凉郡

高凉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 孙权分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思平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恩平、高州、茂名、电白等市县地。西晋治所移在安宁县 (今广东阳江市西)。南朝宋复治思平县。南齐移治安宁县。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大业二年 (606)改高州复置,治所在高凉县 (今阳江市西)。辖境扩大,又包括今吴川、化州二市地。唐武德四年 (621)复改为高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高州。南朝末,保障岭外数州安宁的冼夫人,即本郡的越族首领。

②北魏置,属东雍州。治所在高凉县 (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山西稷山县、河津市地。西魏移治今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 (583)废。


(1)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分合浦郡置,治恩平县(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电白、阳江、恩平、阳春、茂名等地。西晋移治安宁县(今广东阳江市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高州为高凉郡。南朝末,保障岭外数州安宁的冼夫人,即本郡的俚族首领。(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后徙至稷山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津、稷山等市县地。隋省。


猜你喜欢

  • 塔拉噶尔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塔尔加尔。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塔拉噶尔 “在伊犁郭勒南,阿里玛图东四十里,逾一支河至其地。地有三泉”。

  • 鲍家遗址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二十四里长山镇鲍家村西南。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上叠压商周至秦汉文化层。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簇、蚌锯、铜削、铜簇、黑陶杯、鼎、鬲、簋、豆及蛋壳陶

  • 龙归墟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北龙归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龙归墟。

  • 范桥镇

    北宋置,属乾宁军。在今河北沧县北四十里兴济镇。金初于此置兴济县。清顺治末改为兴济镇。

  • 槜李

    一名醉李。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北二十里。因其地产佳李,故名。《春秋》: 定公十四年 (前496)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即此。

  • 阿布喇勒山

    又作独山、阿布兰山。即今新疆尼勒克县南阿布热勒山。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什河“又西经阿布喇勒山北。阿布喇勒者在惠宁城正东,自城闉东眺,孤嶂高耸,众峰皆断。故谚曰独山焉”。

  • 零绿港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凌禄村南。《清一统志· 高州府》: 零绿港 “在石城县西。即古零烈水。…… 《通志》: 零绿水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源出廉州,东南流入海”。

  • 青原山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 阴凉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1:阴凉山“产铜矿”。《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阴凉山,“《府志》:旧产铜,名铜冶山”。

  • 赵屯桥镇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北赵屯镇。《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赵屯镇 “在县西北二十七里赵屯浦上。《志》 云,旧名汉城里,以宋高南渡屯兵于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