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口镇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七十六里黄溪口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湖南省辰溪县东南部、沅江东岸。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溪口,人口2000。以地处黄溪入沅江处得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黄溪口巡检司。1956年设黄溪口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油茶、油桐、木材等。矿产沙金、金刚石等。有农机修理、榨油等厂。为县最大圩场,赶集人数多达万余。有公路接怀安公路。沅江通航。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七十六里黄溪口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湖南省辰溪县东南部、沅江东岸。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溪口,人口2000。以地处黄溪入沅江处得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黄溪口巡检司。1956年设黄溪口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油茶、油桐、木材等。矿产沙金、金刚石等。有农机修理、榨油等厂。为县最大圩场,赶集人数多达万余。有公路接怀安公路。沅江通航。
明初改元斡木火站置,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阿木河站”。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治所在郧阳府城内 (今湖北郧县)。后废。
一名治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寰宇记》卷84武连县:“治山一名五郡山。《周地图》云:县南有治山,县人张逸背梁附后魏,与梁将杨乾运于此山下大战,乾运大败,死者千人。恭帝元年,收骸骨并为一墓,死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 “狄侵晋, 取、 厨、受铎,涉汾,及昆都”。②又作坤都。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天山镇) 北坤
北宋置,属难江县。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八十里,与樗林关对峙。
汉鄯善国地。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汉书·西域传》:元凤年间,鄯善王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东。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
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从今河北山海关至辽宁沈阳。亦称沈山铁路。
在今贵州沿河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 碑摸崖 “在府城北沿河司 (治今沿河县) 东十五里。高可数十丈,上有仙书红字。又有山崖数处,皆有古篆书。明嘉靖间铲去”。
在今新疆库车县北。《隋书·北狄传》:西突厥“处罗可汗居无恒处,然多在乌孙故地。复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国。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南三十八里板山坪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0: 同治二年 (1863) 十二月,“张曜营板山坪,在李青店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