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什长

什长

①户籍编制中基层单位之头目。周朝始置。十家为什,置长,专司监督、担保之责。《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后代亦有沿用者,属地方之职役。清朝里甲制度中的牌长即仿此。②军队编制中基层组织之头目。周朝始置。每十步设一什长,负责带领士卒。《墨子·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后代亦有沿用者。③匈奴官名。《汉书·匈奴传》:“诸二十四长,亦各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④清末各省巡防队所辖各棚之长。详“巡防队什长”。


吏名,古代军队和居民的基層小吏,掌十人或十家。《墨子·备城门》:“城上十人一什长。”注:“迎敌祠篇云,城上五步有伍长,十步有什长,盖城上步一人,十步则十人,有什长。”《汉书·匈奴传》:“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什,即十。《后汉书·百官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后世多沿置。

猜你喜欢

  • 人死后,由朝廷依其生前行事给予相应称号,称为谥。其号称“谥号”。起于西周,历代因之。《礼记·檀弓上》: “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 “殷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谥。尧、舜、禹、汤之例是也。周

  • 管理三旗银两庄头处

    见“三旗庄头处”。

  • 礼侍

    宋朝礼部侍郎简称。

  • 司刍

    官名。西周置。司空属官,掌盖房之刍薪。官名。西周设置,为司空的属官。见“司空”。

  • 御侮校尉

    武散官名。唐宋置,秩均为从八品上。

  • 储两

    太子的称谓。《魏书·肃宗纪》“潘充华有孕,椒宫冀诞储两,而熊罴无兆,维虺遂彰。”

  • 总务科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辖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办理机密文书事件,收发一切公文、函电、案卷、册籍,编纂统计报告及各种学务报告,编印教育官报,考核所属职官、教员功过,办理司内一切杂项

  • 治剧

    官员考评制度。亦称案剧、理剧。始见于汉。因郡县治理有难易之别,故分为剧、平,以作为察举科目。《汉书·陈遵传》:“举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明朝定为评定官员能力标准之一。凡能治理雄剧难治府州县者,称才

  • 太宰令丞

    官名。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宰令及丞。令,东汉时秩六百石。掌管宰工鼎俎馔食之物,祭祀时陈馔具。据《汉官》所载,有“员吏四十二人,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七十三人,卫士一十五人”。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于秦州(今甘肃天水) 及成都府利州路分别置茶场司和买马司。元丰四年(1081),合并为茶马司。掌收茶利以佐用度,凡市马于蕃部者,率以茶易之。设都大提举、都大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