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圜土

圜土

监狱名。应劭《风俗通》谓“三王始有狱”,意思是中国到夏商周才开始有监狱。此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夏代的监狱叫做圜土,今本《竹书纪年》说:“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其所指年代虽不能确信,但反映了夏代确实有了监狱。至于圜土的形制。据《尔雅·释名》“释宫室”条的解释是“筑土表墙,其形圆也。”可见圜土仅是用土筑成的圆形的围墙,是一种很原始的监狱形式。圜土的作用是作为待讯、待质、待决的囚犯的拘留之所,不是作为执行刑罚的场所。商代的监狱不叫圜土而叫“”。西周的监狱又多称圜土,据《周礼》记载,西周的圜土已具有一定的监狱制度,它是关押一些轻微的犯罪分子和过失犯的处所,在押者都须穿上标示犯罪的囚衣,并根据其技能白天强迫其服劳役,夜则禁闭于圜土之中。在圜土的关押时间,按罪行性质和程度而有一年、二年、三年之分。在释放后三年之内也不得列为平民,对于不知悔改而逃离圜土者则要处死。所以西周的圜土可以说是拘押犯人并实行教化的机构。在《周礼》中,管理圜土的人员叫司圜,属秋官府。

猜你喜欢

  • 城将

    官名。守城之将。《墨子·号令》: “城周里以上,封城将三十里地为关内侯,辅将如今赐上卿。”官名,秦汉皆置,掌帅兵筑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东武贞侯郭蒙,以户卫起薛,属周吕侯,破秦军杠里,陷杨

  • 封驳房

    官署名。又称封驳案。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门下封驳司置,隶门下外省(后改门下后省) ,以给事中为长官,掌录封驳文书及门下省人吏试补之事。南宋隶中书门下后省。

  • 下县

    郡治(政府)不在的县。一郡管几县,郡政府只能设在一县,郡政府不在的其余几县,称为下县。《汉书·文翁传》:“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为学官弟子。”注:“师古曰:学官,学之官舍也。下县,四郊之县,

  • 阙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七品。

  • 勋二府右郎将

    官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勋二府次官之一,置一员,正五品上,与左郎将同为本府中郎将副贰。

  • 掌药御侍

    女官名。金置此官,正九品,掌御医药。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品》注。

  • 行院

    官署名。为行枢密院的简称。元至元三年,在四川、江西、浙江等处置行枢密院,“以镇遏好乱之民”。其官有知院、同知、佥院、院判等。见《元史·百官八·行枢密院》。

  • 幕览

    官名。南诏官,小府副将。

  • 三司粮料案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度支八案之一。掌三军粮料、诸州刍粟给受、诸军校口食、御河漕运、商人飞钱。

  • 私府

    府库名,汉置,为皇后、诸侯藏钱的府库。《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陛下见妾在椒房,终不肯给妾纤微内邪,若不私府小取,将安所仰乎……非可复若私府有所取也。”《汉书·路温舒传》:“上善其言,迁广阳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