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王国

王国

1、帝王所统治的国。《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2、诸王的封国。秦末项羽所封诸王之封地。汉初刘邦封兄弟及诸皇子为王。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有太傅辅王,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朝廷。朝廷只为其置丞相,其余诸官皆自置。御史大夫及诸卿,俸皆二千石。景帝惩吴楚七国之乱,遂诸王不得治民,令内史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减其员;诸官皆由朝廷设置,各王不得自置。至成帝,更令相治民,改太傅曰傅。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政区名。汉初地方政制采用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制度,诸王分封地区称为王国,是领若干郡的一级政区。自景帝、武帝削分诸侯王国之后,一般疆域均比郡小,王国遂不再统郡而是直接统县。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名义上仍有相当于郡一级政区的王国,但逐渐成为虚封,封国的王不得过问王国政事,仅食封国的租税而已。隋建国后,王爵完全是虚封,连名义上的封国也没有,所封国名均系历史上的地名,虚封中所食的户数的租调,均由国库支给。此后王国遂与地方政制无关。又三国魏时又有一种县王国,即是一种地位相当于县的王国。参见“公国”。

猜你喜欢

  • 右武候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朝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与左武候同掌车驾护从,昼夜巡察,烽候道路,执其营禁,分领诸骠骑府、车骑府府兵; 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兵、骑曹参军,法、铠曹行参军等员,另

  • 月令

    州分职吏名。北魏置,见“月令从事”。

  • 行宫同留守

    见“行宫留守”。

  • 录勋司员外郎

    官名。即“录勋清吏司员外郎”。

  • 监中外官考使

    使职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置,每年定京官名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以给事中、 中书舍人各一人��之, 加此号; 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后屡

  • 邸吏

    ①府邸属吏。《新唐书·李德裕传》:“后除浮屠法,僧亡命多趣幽州,德裕召邸吏戒曰: ‘为我谢张仲武、刘从谏招纳亡命,今视之何益? ’仲武惧,以刀授居庸关吏曰: ‘僧敢入者斩!’”②“进奏官”别称。《宋史

  • 学业该通才艺优洽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属于儒学类科目。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诏举。参见“制科”。

  • 夫

    官名。西周置。一说职掌与土地有关。余不详。

  • 中准

    官名,灵帝四年改平准为中准,使宦者为令,列于内署(见《后汉书·孝灵帝纪》);俸六百石,掌知物价,主练染,作采色。见《后汉书·百官志》。

  • 翰林祭酒

    官名。辽朝南面官,翰林院官员,在翰林学士下,所掌不详。官名。辽代翰林院设翰林祭酒,位在翰林都林牙、南面林牙、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之后,知制诰之前。祭酒一官,分掌天子文翰之事。“翰林祭酒”,历代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