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职衔名,始于东汉。当时政令、政务总于尚书台,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加此名义始得总知国事,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魏晋南北朝多以公卿权重者居之,总领尚书省政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位在三公上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典牡上士佐官,员一人,正二命。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与抚东、抚西、抚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地位相当于征北将军。
春秋时军制。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后一度扩为五军,又扩为六军。参见“六军”。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属州刺史,管理州内诸郡学校、时节祭祀等事。晋朝沿置。《三国志·谯周传》: “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272)》有典学从事何旅,胡三省注: “典学从
金代诸路军之一。征集三十以下十七以上的强壮者组成,兼充杂役。
海关 海事部巡工科洋员,地位在副巡工司之下。见“海事部”。
官名。大厩是汉代太仆所属设置较早的一个养马厩。《汉书·食货志》说:“天子(武帝)为伐胡故,盛养马,马之往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大厩当是长安诸厩中最大的厩。除养马之外还畜养了其他兽类。大厩置令 秩六百石,
斡鲁朵是“宫帐”的意思。辽朝的历代君主都有自己的斡鲁朵,有直属的官兵、民户、州县和奴隶,为国君的私有,不属于国家,设专官管理。执政的皇后也有自己的斡鲁朵,其死后,由其家族后人继承。各帐斡鲁朵,均有自己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永昌元年(公元689年)诏举,彭景直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