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音使

音使

通音信的使臣,又称信使。《后汉书·南蛮传》:“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猜你喜欢

  • 宝章阁待制

    见“宝章阁”。官名,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置,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掌更直备顾问。见《宋史·职官二》,参看“宝章阁学士”条。

  • 齐固佐领

    即“旗鼓佐领”。

  • 铁路会计司

    官署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设置,属交通部。其职掌为:一、稽核各路进出款目册报;二、稽核各路预算、决算;三、管理各路公产、公物;四、其他铁路所属一切款目收入。以司长为主官,下设佥事、主事

  • 三等书记官

    官名。清末国子监所属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三人。掌文书案牍。

  • 小师氏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佐师氏中大夫、小师氏下大夫掌本司事务。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为师氏司次官。宣帝即位,六府诸司

  • 王国侍医

    官名。西汉置,见“王国太医”。

  • 亵臣

    指君王宠信之小臣。《礼记·檩弓下》:“调也君之亵臣也。”郑玄注: “亵,嬖臣也”。

  • 承宣厅厅长

    官名。即“内阁承宣厅厅长”。

  • 西冶丞

    官名。见“西冶令”。

  • 待班

    即“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