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容郡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治秀容县(今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并肆卢、敷城二郡入秀容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忻州市、原平市等地。北齐废。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治秀容县(今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并肆卢、敷城二郡入秀容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忻州市、原平市等地。北齐废。
见“玉门县①”。
书名。清潘世恩撰。一卷。起乾隆三十四年(1769),迄咸丰四年(1854),记事八十六年。叙自身仕途、经历,有镇压三点会、红莲会,查禁私盐、军器,屯垦黑龙江等记载。
本钧州,明万历三年(1575)避神宗名讳,改今名。治今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禹州市、新密市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此州,杀明宗室徽王,改名均平府。清复名禹州,不辖县。明清属开封府。1913年改为禹
宋人。官左朝请大夫。宣和中,以唐刘存《事始》、后蜀冯鉴《续事始》疏略,著《事原》三十卷。又著有《历代帝王年运铨要》。
外商企业。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英商美查兄弟公司创办于上海。除经营棉子榨油外,兼制酒精。
即“陈僖子”。
地名。《论语·阳货》:佛肸为中牟宰;《史记·赵世家》:献侯元年(前423)自耿(今山西河津县南)迁都中牟,皆即此。地址传说不一,《史记》张守节正义:“相州荡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由奄人充任,为宫中门巷之长,掌后宫事,正二命。下设巷伯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七色补官人”。
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慈利县永定卫置,分安福县之地益之,治旧卫城,即今湖南张家界市。属澧州直隶州。1914年州废,改为大庸县。1985年改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