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稚斜单于

伊稚斜单于

?—前114

汉代匈奴单于。又作伊穉斜单于。挛鞮氏。※老上单于子。原任匈奴左谷蠡王。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兄军臣单于死,自立为单于,率兵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迫使於单奔汉。同年夏,发兵数万骑入侵代郡,杀太守恭友,虏获汉边民千余人。后又屡扰雁门、上郡、上谷、定襄、代郡等地,命右贤王攻河南地,侵扰朔方。五年(前124),两次为汉大将军卫青所败。元狩二年(前121)春夏,属下浑邪王与休屠王又先后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近10万人,浑邪王率众4万余人降汉。四年(前119),复为卫青所率汉远征军所败,仅率数百壮骑逃脱;其左贤王亦为霍去病击溃,全军覆灭。自是势力大损,率余众远遁,漠南再无单于王庭。后纳汉降将赵信建言,遣使向汉朝求和,汉亦以损师过重,财用匮乏,无力再战,允之,仅徙吏民以实边,久未对北用兵。汉匈形势一度缓和。元鼎三年(前114)卒,在位13年。

猜你喜欢

  • 河套平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为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按地形,有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宁夏青铜峡到内蒙古喇嘛湾之间的黄河两岸,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3部

  • 新疆置省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

  • 王宪章

    1887—1914武昌起义和反袁斗争中革命党首领之一。原名应贤,俗称十首领。贵州兴义鲁沟(今属安龙)人。苗族。性烈,体魁梧。少年就读于兴义府新建中学,后到贵阳新军营当兵,继进警察学堂。初任巡长。因辱骂

  •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清咸丰元年七月初十),清朝伊犁将军奕山与俄国代表科瓦列夫斯基在惠远城(今霍城县东)签订。章程共17款,主要内容:1.允许俄国在伊犁

  • 毕喜拉格

    见“奶酪”(646页)。

  • 抄兀儿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抄吾儿。照烈氏。故又与氏合称召烈台抄兀儿。原附属泰赤乌部,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宋嘉泰元年(1201),获知泰赤乌、弘吉剌、哈答斤、散只兀等11部会于刊河(今根河),共推札只剌

  • 晾马台

    ①指蒙古族牧民用于控马、吊膘的场地。场上立木桩,系以绳索。至秋高马肥之时,将备用的马匹笼以衔辔,控之于桩,不使饮水食草、奔腾。每匹马控三五日或七八日,每日一匹控半天,使之膘实、耐跑、耐饥,再用于作战、

  • 踏追

    见“踏��”(2507页)。

  • 尔古隆寺

    见“佑宁寺”(1087页)。

  • 七屯城

    见“伊循城”(8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