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蒙古

八旗蒙古

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俗称蒙古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将归附的部分蒙古人编入满洲牛录(汉译佐领),其余单独编为蒙古牛录。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时,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左右二营,八年(1634)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至九年,以蒙古降众增多,乃正式编为八旗蒙古,旗色与八旗满洲同,即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正白、镶白八旗。此后,续有降附的蒙古人编入。崇德(1636—1643)末年,有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顺治时增加11个,康熙时剧增加76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204个。清末,八旗满洲内仍有蒙古佐领35个又半分佐领2个。派驻京师的称“驻京蒙古八旗”,驻防各地的称“驻防蒙古八旗”。八旗蒙古的地位低于八旗满洲,高于八旗汉军。参见“八旗制度”(29页)。

猜你喜欢

  • 雅巴尔岱

    清代武官。达斡尔族。姓鄂济氏,隶黑龙江正白旗。顺治(1644—1661)时,以委署参领转战湖南、广西等地。入云南后,败明将何兴祖于黄草坝,克昆明,授骑都尉世职。

  • 花剌子模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即《史记·大宛列传》驩潜,《魏书·西域传》呼似密,《大唐西域记》货利习弥伽,《新唐书·西域传》火寻、货利习弥、过利、火辞弥,《辽史·天祚本纪》回回国,《元史》西域国

  • 巴斯子鄂拓克

    见“巴斯奇斯部”(418页)。

  • 粤风续九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汇辑。1卷。清吴淇撰。为康熙年间(1662—1722)作者在广西浔州(治所在今桂平)做推官时所采辑记录。内有土人歌谣,附有徭、俍(壮)、僮(壮)歌数种,汇为一编。其云“续九”,自

  • 达三泰

    ?—1798清朝将领。原名达音泰。满洲镶黄旗人。呢玛奇氏。由鸟枪蓝翎长累迁副护军参领。随军征石峰堡,授陕西循化营参将。历甘肃永固协副将,署西宁镇。乾隆年间,从征廓尔喀有功,赐号“常勇巴图鲁”,授四川松

  • 王田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在台湾所霸占的田地。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下令把台湾土地收归荷兰东印度公司所有,并按土地沃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招募汉人和高山族人耕垦,供给耕牛、农具、籽种和修筑陂塘堤圳之费

  • 师山文集

    书名。元郑玉(1298—1358)撰。8卷。另有遗文5卷,传或为其裔孙郑虬、郑鲸所编。玉,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子美。通经学,尤精于《春秋》。生平不求仕进,设师山书院讲学,受业者甚众。至正十四年(

  • 弱洛水

    见“潢河”(2464页)。

  • 基萨

    门巴语音译,意为“公有地”。民主改革前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存在的村社公有土地。包括以村社为单位共同占有的荒地、山林和绝户遗留下的土地。具有村社公有和领主所有双重特征,是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保留的原始村社土地

  • 拉珈

    部分瑶族自称。参见“茶山瑶”(1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