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纳木克进藏熬茶使团
卫拉特蒙古进藏礼佛布施组织。乾隆八年(1743),准噶尔部长噶尔丹策零为替其父策妄阿拉布坦超度亡灵,派遣宰桑吹纳木克、巴雅斯瑚朗、喇嘛强佐巴等312人,携骆驼1700—1800峰,马2300余匹,羊2800余只,各色毛皮20余万张,以及葡萄、砂、羚羊角等物,取道噶斯,前往东科尔(丹噶尔,今青海湟源县)贸易后进藏。相继于色拉、布赉绷、噶勒丹(甘丹)、札什伦布、根卜尔、里哇洞、吹库尔、萨拉注特等20余处寺庙布施,费银20余万两。是为卫拉特蒙古较大进藏熬茶活动之一。
卫拉特蒙古进藏礼佛布施组织。乾隆八年(1743),准噶尔部长噶尔丹策零为替其父策妄阿拉布坦超度亡灵,派遣宰桑吹纳木克、巴雅斯瑚朗、喇嘛强佐巴等312人,携骆驼1700—1800峰,马2300余匹,羊2800余只,各色毛皮20余万张,以及葡萄、砂、羚羊角等物,取道噶斯,前往东科尔(丹噶尔,今青海湟源县)贸易后进藏。相继于色拉、布赉绷、噶勒丹(甘丹)、札什伦布、根卜尔、里哇洞、吹库尔、萨拉注特等20余处寺庙布施,费银20余万两。是为卫拉特蒙古较大进藏熬茶活动之一。
中国北方部落名。又译额勒只斤。为※都儿鲁斤(又译迭儿列斤)蒙古诸部之一弘吉剌部分支。伊儿汗国大臣合剌乞那颜出自该部。
779—831中唐诗人、大臣。字微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隋朝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唐舒王府长史元宽之子。幼孤贫,母郑氏亲授书传,9岁即工属文。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补较书郎。宪宗元和元
唐吐蕃政权所辖四个军政单位之总称。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时创建,是为吐蕃王朝形成的重要标记之一。“如”藏语音译,意为“翼”或近似于后世蒙古“盟旗制度”的“旗”。具有军事及行政两种职能。初分吐蕃为四如,即伍
?—1613后金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完颜氏。太祖起兵后率众归附,编佐领时兼管六佐领事。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从额驸扬古利征辉发部,克多壁城。二十七年(1599),从征哈达部有功。三十九年(161
见“相思埭”(1573页)。
即“屠各”(2133页)。
见“河中地”(1506页)。
见“圆牌”(1872页)。
契丹语官名。一说源于突厥语“答摩支”。为“挞马狘沙里”的简称。《辽史·国语解》称:“挞马,扈从之官。”“挞马狘沙里:挞马,人从也。沙里,郎君也。管帅众人之官。后有止称挞马者。”始置于契丹开国前,在※遥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元代置,秩正九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