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小金川之役

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748),加派大学士纳亲为经略大臣,起用岳钟琪、傅尔丹,以4万之众对凭险抵抗之数千人,屡战,仍无功。改派傅恒代纳亲统帅。张广泗、纳亲回京均论死。傅恒清除军中内奸,改变战术,大破莎罗奔。十四年莎罗奔降,归还侵地,献凶首,纳军械,供徭役,是为第一次用兵。三十六年(1771),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之子)再次起兵反清,攻占鄂克什(沃日)土司属地,攻击清军,高宗下令征之,四川总督阿尔泰驻打箭炉,半年不进,以伏柔养敌之罪赐死。命温福统兵,桂林为川督。三十七年,阿桂破美诺(小金川治所),僧格桑逃往大金川。次年,小金川降人复变,袭温福大营,温福死。以阿桂为定西将军,阿桂再破美诺,定小金川。三十九年索诺木鸩杀僧格桑,献其尸,清军仍不解围。次年阿桂攻破大金川要地勒乌围,索诺木率众出寨,献印投降,事平。清朝前后用兵五年,耗银7000万两,官兵死伤数以万计。旋于两金川改土归流,改大金川为绥靖屯、崇化屯,隶阿尔古厅,改小金川为懋功屯、抚边屯、章谷屯,隶懋功厅。各屯按绿营兵编制,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多以降清之藏族头人充任。

猜你喜欢

  • 源洧

    唐朝官员。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源氏。其先世为河西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唐宰相※源乾曜族曾孙,郑州剌史※源光裕子。天宝(742—756)中,为给事中,历郑州、襄州刺史、本道采访使。

  • 征服怀远记

    论著。1篇。明郭应聘撰。内容记述其在三江镇压侗、瑶等族农民起义的军事活动,内含怀远(今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成分、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对其实行武装镇压之始末。为研究广西三江侗族农民革命史的重要文献。载于

  • 北面招讨使

    见“招讨使”(1375页)。

  • 海瑞墓

    在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1514—1587,回族)墓。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587年11月13日)病逝于南京任上,其灵柩运回家乡后,葬于此。墓冢石砌,墓前有神道碑、石供器、石人

  • 陶克陶

    1863—1922清末民初抗垦斗争组织者。又译作陶克涛、陶各陶、陶什陶、套克套、脱克脱、陶克陶胡等。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北部塔户域人。蒙古族。姓包。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反对清政府的移民开垦政策和旗札萨

  • 龙婆伽利

    焉耆王。又作先那准。龙突骑支弟,王族龙姓。唐贞观十八年(644),随颉鼻叶护等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城废址)投唐。二十二年(648),唐将阿史那社尔平焉耆,斩西突厥扶立之焉耆王龙薛婆阿支,立其为

  • 勒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史称其族“多勇健”(《晋书·北狄·匈奴传》)。晋代,屡聚众反抗朝廷。

  • 阿贵庙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浩尔吐乡沙那水库淹没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兴建。建筑为宫殿式,包括正殿1座、南殿8座、僧舍15间。由一名呼毕勒罕任住持。最盛时有喇嘛217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

  • 六部大人

    北魏初期官名。鲜卑拓跋贵族建立北魏后,其官制既模仿汉晋,又保留原游牧部落的某些特色。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为之大人,大人各置三属官,辅佐

  • 见“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