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派
中国伊期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清初。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常志美。志美,字蕴善,山东济宁人。早年在陕西跟※胡登洲的四传弟子张少山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后在山东济宁讲学,所采用的讲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与陕西的老辈不同,自成一派,此派既继承陕西学派之传统,注意钻研认主学(即宗教哲学),更注重博览,兼习阿拉伯文与波斯文经典,教者学者都不必专精一经。
中国伊期兰教两大学术派别之一。产生于清初。创始人为著名回族经师※常志美。志美,字蕴善,山东济宁人。早年在陕西跟※胡登洲的四传弟子张少山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后在山东济宁讲学,所采用的讲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与陕西的老辈不同,自成一派,此派既继承陕西学派之传统,注意钻研认主学(即宗教哲学),更注重博览,兼习阿拉伯文与波斯文经典,教者学者都不必专精一经。
?—1665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崇德三年(1638),从安平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攻利津县,先登克其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
?—1804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姓萨尔图克氏,尚书讷延泰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补翻译书房翻译。二十六年(1761),调户都笔帖式。三十一年(1766),充军机章京。三十五年,(1770),
其与义都部落称为“戈巴盎”的内涵相同。见“※赫戈木”(2421页)。
书名。明范守己著。“九夷”,本系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华夏以外居处东方的一些族群的泛称。亦指中央王朝统治范围之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本书将四川南部的少数民族归纳为九种,亦称九夷,即西番、僰人、摆夷、麽些、佫&
北宋湖南桂阳瑶民起义首领。因桂阳地方官府残酷捕杀贩盐入山的瑶民和肆意掠夺瑶寨,瑶民积怨如山。庆历三年(1043),号召瑶民响应黄捉鬼发动的反官府、除暴吏的斗争。不久黄捉鬼遇害后,联合当地瑶、汉百姓,掀
隘口名。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是赤峰地区通往承德、北京的咽喉要道。古道险隘,在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坝口呈马鞍形地貌,坚硬的花岗岩形成较高的山峰,相对较软的片麻岩则易被侵蚀,而形成隘口。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
47—165高句骊国第六世王。小名淤漱。第二世王类利之孙;父再思,为古邹加;母夫余族人。汉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慕本王被杀,子孙不肖,国人迎立之为王。时年7岁,母摄政。在位时,继续兼并邻近诸部,巩
战国时越人。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处江南海上,有自立为王者,欲与魏通好,牵制楚国。受越王遣,前往南海求得犀角、象齿及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等献予魏王。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
即“湖邪尸逐侯鞮单于”(2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