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继岌

李继岌

?—926

五代后唐皇子。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庄宗※李存勖子。天祐二十年(923)四月,父即帝位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令其充北都留守,及以镇州为北都,又命为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邺宫(兴圣宫)使。同光三年(925),封魏王。旋奉命为西南行营都统,率众伐蜀。九月,将兵6万自凤翔入大散关,所向克捷,十月,占成都。灭前蜀后,于四年(926)正月受其母刘皇后密旨,诛杀重臣都招讨使郭崇韬。二月率师返泥溪,遣任击败前锋康延孝之叛。四月,至兴平,闻李嗣源兵反,欲退保凤翔。至武功,纳李从袭之言,驰趋京师。行至渭河,为西都留守张篯断浮桥所阻,不得渡,循河而东,至渭南,左右皆溃散,遂自尽(一说令李环缢杀)。

猜你喜欢

  • 捕兀剌川

    蒙古国地名。又译不刺川、不兀整理客额儿。位于薛良格河(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一段)流域。蒙古国建立前,蔑儿乞部世居该地。蒙古部铁木镇(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屡败其部于此。后并于蒙古部。

  • 额尔克卫

    见“额克卫”(2531页)。

  • 收养子俗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民族部落间进行战争时,获自敌人屯营中的幼童,通常都不杀掉而收作养子。养子虽不能加入养父母的氏族,却可得到收养氏族的保护,并与养父母的亲生子享有同等财产继承权,可分得一小部分份额。

  • 七步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纳道寺。在甘肃卓尼县多坎乡大峪沟口,地处洮河南岸。据《安多政教史》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西藏彭域杰乌岗哇高僧赛康巴桑结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土司杨朝梁资助下修建并主持教务。有经堂

  • 石闵

    即“冉闵”(564页)。

  • 水站

    元代驿站的一种。以舟楫运送来往使臣。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丞相伯颜南征,议立水站。命郭守敬巡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十七年,诏江淮诸路增置水站。二十六年,又于海道置立水站。据《元史·兵志四》站赤款

  •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

    见“遥辇九帐族”(2371页)。

  • 伊斯迈耳汗

    见“伊思玛业勒汗”,(812页)。

  • 雷满

    唐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朗州武陵(今湖南西部)人。以勇猛著称。广明元年(880),武陵地区连遭灾害而赋税不减,激起各族人民不满,遂与同里人区景思、周岳等猎于大泽中,聚众数千,署伍长,组织“朗团军

  • 龙裕光

    1865—1930清末民初云南土司、官僚。字世卿。哈尼族。云南稿吾卡土司龙汝霖之子。光绪(1875—1908)初年,妒其异母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司事务,阴与胞弟龙济光谋,迫觐光弃职出走。后龙觐光不计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