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租地

永租地

亦称永佃地。清末汉族农民为开垦或租种蒙民地,缴纳一定地租而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一般在契经约上注明“永远管业”字样。只准汉人退还,不许蒙民回赎。这种关系的形成,有的因蒙古业主负债于耕种者,无力偿还,将土地赎回权作价偿还欠债,也有将土地所有权作价卖给承租者,立死契,但要纳租。河套地区的渠地租,亦称永租地,名义上为蒙旗所有土地,实际由垦务局招民耕种、征租,所征租银与蒙旗按比例分成。

猜你喜欢

  • 游皇城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

  • 杨渊海

    ?—1364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属臣、白族诗人。大理人。仕段功为员外郎,紧随左右参政议事。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因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梁王败逃威楚(今楚雄)召段功入援,遂出谋谏段功应

  • 阿山哈萨克族起义

    1940—1941年新疆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族反对盛世才暴政之武装斗争。起义导火线是缴枪事件。1940年1月,盛世才之阿山视察委员会指定成立清枪委员会,分东山、西山两路,收缴哈萨克牧民作为生产工具和自卫武

  • 幼子继承制

    由最年幼之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通行于父系氏族前期。当时,实行对偶婚,夫妻关系在年青时尚不稳定,双方各有情人,丈夫只是妻子的主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系的日趋牢固,所生子女方能确定为丈夫的可靠血统

  • 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拉山卫,并说清代有拉拉山,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安宁县)东,与们河相近。

  • 凤迦异

    即“凤伽异”(326页)。

  • 达什

    ①(?—1752)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札萨克亲王※车凌乌巴什兄,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岳父。初隶准噶尔,统领一昂吉。乾隆十五年(1750),因准噶尔部内争中支持喇嘛达尔扎,为达瓦齐、阿睦

  • 捐奴部

    即“消奴部”(1933页)。

  • 裴慧琳

    734—820唐代语言学家、佛学家。疏勒(今新疆喀什)人,李长安西明寺僧人。贞元四年(788),始撰《一切经音义》,至元和五年(810)完成,计100卷,博引古代韵书、字书及佛典,共解释1300部57

  • 宪台通纪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