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西回鹘

河西回鹘

古族名。亦称甘州回鹘(或甘州辉和尔)。9世纪40年代回鹘西迁的1支。其渊源:一说源自公元1世纪迁入河西的丁零;一说源于7世纪后期徙至甘、凉一带的部分漠北回鹘。9世纪30年代末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后,其中一支奔河西走廊,分布在甘、凉、沙、肃、秦等州,以及贺兰山、合罗川(今额济纳河)等地,和原迁入河西的回纥人相汇。以甘州(今甘肃张掖)一支最强,且牙帐置于甘州,故史籍又称甘州回鹘。初,归附吐蕃,后一度依附张义(议)潮。其后日渐强盛,扼中原与西域之交通孔道,经多年战争,至10世纪初,击败张承奉(张奉)建立的※西汉金山国,创建※甘州回鹘汗国。与中原各朝修好,受五代及北宋王朝册封。其官号以突厥名号与中原王朝官号兼采并用。社会经济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擅长商业,与西域、中原贸易频繁。已进入封建社会,有被称为“君长”的封建领主。有文字(回鹘文),信仰萨满教和佛教。甘州回鹘汗国崩溃后,各部再次离散。据史书载:数万回鹘人投奔吐蕃首领唃厮啰;部分进入北宋境内,安居秦陇之间;而退居沙州以南的河西回鹘,发展成为黄头回纥,即今日裕固族之祖先。参见“黄头回纥” (2021页)、 “裕固族”(2304页)。

猜你喜欢

  • 至大通宝

    元朝铜钱之一种。又称至大铜钱、至大钱。武宗至大二年(1309),变更钞法,行至大银钞,并铸大元通宝与至大通宝2种铜钱,与银钞并行。次年,铸造通行,立资国院、泉货监领之。钱文为汉字。1文准至大银钞1厘,

  • 雅州碉门茶马司

    明代四川管理茶马互市的机构。洪武十九年(1386)二月置。秩正九品,设大使、副使各1人。掌市马之事。每岁,长河西等处番商以马于其司易茶。茶马司视马之优劣估价,支给茶叶。对沟通藏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

  • 别儿怯不花

    ?—1350元朝大臣。又译别里怯不花。蒙古弘吉剌部人,燕只斤氏。字大用。丞相阿忽台子。至大年间(1308—1311),侍明宗子和世㻋于藩邸。后入国子学。延祐三年(1316),随和世

  • 壮语

    我国壮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1300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省怀集县、连山县等地。壮语分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北部方言内分7个土语;南部

  • 萨尔浒卫

    见“撒儿忽卫”(2494页)。

  • 回回司天监

    元明两朝掌管回回天文历法的机构。又称“回回司天台”。多由回回学者主事。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始设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札马鲁丁为提点。十七年(1280),置行监。皇庆

  • 杀牛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庆州(今甘肃庆阳)西70里之马岭寨,有族帐2000余户。向与宋朝为敌。西夏开运元年(1034)七月,夏景宗李元吴进攻宋朝,曾派兵为元昊前驱军,侵入宋环、庆(今甘肃环县、庆阳) 2州,宋

  • 破爰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莫啻色卜伯克

    参见“茂特色布伯克”(1332页)。

  • 射兔节

    见“陶里桦”(19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