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红山

红山

①吐蕃山名、地名。红山藏文称“玛波日”,唐时特指今布达拉山,因其山色近红,故名。藏文史书《拔协》又称其为“逻娑红山”,松赞干布曾在其上建有小宫室及修道处,是为布达拉山上之最早建筑。据《布顿佛教史》载,赞普赤松德赞时(755—757在位),其地发生多种灾害,“水卷旁塘宫,雷击红山,人疫畜病”,自此红山宫室被毁。在吐蕃奴隶属民起义及云丹与约松王子之争期间,山上之建筑在战乱中进一步被毁。清季修建布达拉宫前,红山古建筑已所剩无几。 ②山名。位于内蒙古赤峰东北英金河畔。海拔665米,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山石皆呈红色,故名。原为蒙古翁牛特右旗札萨克游牧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始有移民集居,最初的集镇以红山命名,称乌兰哈达街,为赤峰地名之由来。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命名为“红山文化”。

猜你喜欢

  • 奥仁

    赫哲语音译,亦作“奥伦”,意为“生命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一个灵魂。传说是创造生命的神赐给,与人的生命相始终,人死后即离开人的肉体,永久消失

  • 李定

    宋代党项首领。投附宋朝为官。善制弓弩,宋熙宁年间(1068—1077),向宋献偏架弩。是弩上设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可射300步,能洞穿重札,谓之“神臂弓”。其官至防御使、团练使。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 拔酌

    见“颉利俱利薛沙耽弥可汗”(2166页)。

  • 四月会

    见“奥米那楞”(2253页)。

  • 纳曼

    傣语音译。又称“纳曼当乃”。意为“寨公田”或“寨内大家的田”。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农村公社集体所有的土地。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属于某一个村寨的公田,只能由该村农民耕种,村社所属成员

  • 家支头人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首领。有两种:一称“德古”,意为“善于辞令的尊者”,是诺伙奴隶主专政的执行者、地位较高;一称“苏易”,意为“为大家办事的尊者”,地位低于前者。“德古”须熟悉家支谱系和历史典

  • 枢相

    契丹官职名称。即枢密使兼平章事(宰相),为朝廷最高官吏,皇帝最高辅臣。枢密使兼宰相制度始于五代后晋,契丹袭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曾三次出使契丹的余靖,在《武溪集·契丹官仪》中称:“契

  • 阿力麻里

    见“阿里麻里”(1224页)。

  • 纳尔吉河卫

    见“纳剌吉河卫”(1274页)。

  • 大玄锡

    ?—893渤海国第十三世王。※大虔晃孙。唐咸通十二年(871,一作十三年),虔晃死,继位。在位时,凡四遣使朝唐,派学生至唐京师习学古今制度。多次遣使东聘日本,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贸易规模颇巨,日本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