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达哈哈番

阿达哈哈番

满语音译。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勋臣封爵之一。后金天命五年(1620),分其爵称之参将、游击为三等。天聪八年(1634),遵满洲旧俗,统改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以一、二等参将对等改称为一、二等扎兰章京;爵名游击,改称为三等扎兰章京。清顺治四年(1647)定;甲喇(即扎兰)章京等“职”,皆系管兵官衔,授此“官”者即照此衔称之;其世爵一、二、三等甲喇章京,即以对等改称为一、二、三等阿达哈哈番。自此,官称、爵名始有明显区别。乾隆元年(1736)定,在原设公、侯、伯之下,又续列五爵以遵古制。于是以一、二、三等阿达哈哈番对等改称为汉名一、二、三等轻车都尉,皆正三品。此外,顺治八年(1651)又定,未入旗汉人授为一等阿达哈哈番并兼一拖沙喇哈番(后称云骑尉,俗称半个前程)者,改称为外卫指挥使;仅授此爵一等者,称为外卫指挥副使。皆正三品。二等者,称为外卫指挥同知;三等者,称为外卫指挥副同知。皆从三品。寻俱废止,汉人遂无世职。

猜你喜欢

  • 莽寒

    明代云南顺宁历甸布朗族头人。宣德(1426—1435)初年,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布朗族头人阿答卜等起事,明廷命黔国公沐晟遣人招抚。他以所属5千户归属,愿入朝贡献。宣德五年(1430)五月,遣叔阿类随

  • 南裔异物志

    见“交州异物志”(876页)。

  • 徐偃王

    西周时徐戎的首领、徐国国君。其统辖地区,在今淮河、泗水一带。其事迹,诸书均有记载。《史记·周本纪》:周缪王(即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穆王因其势

  • 尼低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祀鬼神”。旧时傈僳族备供品向亡灵进行祭祀的仪式。祭祀规模比另一种祭祀仪式“尼古”要小,且即使家中无病、无灾也可行祭,如逢年过节或杀猪、羊时,饭前都要向祖先或亲友亡灵进行祭祀。

  • 敌鲁

    ①见“耶律敌鲁”(1318页)。 ②见“耶律的禄”(1315页)。

  • 桌子山岩画

    内蒙古乌海市附近桌子山发现的岩画。共有5处。经研究认为大部分是产生于相当夏、商、周的青铜时代。主要系动物和骑马人图形等。其中有神、灵头像、太阳纹图案、重圈纹图案和各类人面图案,从凿痕判断,有的是用铜器

  • 广宁府

    见“广宁府路”(133页)。

  • 宁道务

    唐代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出身钦州豪门大酋。唐宁越郡都督※宁长真之孙。唐天授至天宝年间,先后被朝廷委任龙州、爱州、郁林州牧,后擢新州、封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故里。

  • 阳翟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太宗第七子灭里曾孙秃满始受封。其子曲春、侄太平、曲春子帖木儿赤、孙阿鲁辉帖木儿、忽都鲁帖木儿先后袭封。

  • 古代对江淮流域以南地区诸民族的泛称。亦称蛮夷、南蛮。常冠以地理名称专指某一地区的若干族,并随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名称的演变而改其族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蛮,秦时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