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尔德尼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

额尔德尼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

?—1697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名拉尊纳旺丹增。蒙古族。祖居察罕托辉(宁夏府北50里)。乌巴什之子。康熙十八年(1679),五世达赖封之为“额尔德尼伊拉克三呼图克图”。二十四年(1685)被清朝授为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大喇嘛。次年,升总管京城喇嘛班第札萨克大喇嘛。二十七年(1688),参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反清活动,自北京启程赴拉萨,中道至噶尔丹处,为噶尔丹出谋划策、传递情报。三十一年(1692)夏,复托词回乡为父安葬,偕部众投噶尔丹。三十六年(1697),被清军俘获。同年,被清军押至北京处死。

猜你喜欢

  • 毛拉木沙·赛拉米

    见“毛拉穆莎·莎依然米”(361页)。

  • 哈尔芬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

  • 七族黄番总管

    清朝对裕固族首领的称号。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部落,各设正副头目,册封其总头目为“七族黄总管”,赐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并分授各部落头目以“守备”、“千总”、“把

  • 满洲实录

    书名。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

  • 奚首

    见“奇首”(1352页)。

  • 帕察沙布伯克

    清代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帕啻沙卜伯克、帕提沙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缉捕违法、偷盗者,并管理监狱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

  • 左部

    即“顺奴部”(1691页)。

  • 札只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札赤剌、札答兰、茶只剌、茶赤剌、插支来、插只来。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始祖为札只剌歹,相传为孛端察儿所掠孕妇所生,故名,意为外姓人之子,子孙遂以为氏。最

  • 永北起义

    ①清代云南傈僳族农民抗清斗争。道光元年(1821)正月初,云南永北直隶厅(治今永胜)公母寨傈僳族农民,为反抗境内白族高氏等封建土司的不断抽租夺佃、苛派及汉族地主、商人的大量兼并土地和高利贷剥削,以唐贵

  • 福圣承道

    西夏毅宗李谅祚年号。1053—1056年,凡4年。